第七八七章 小棉襖漏風了

以全氏新朝的財政收入,別說只組建兩個山地作戰旅,事實上,就算組建三個山地師,那也不是養不起。

全旭並沒有大規模組建山地部隊,主要是不需要。最需要山地作戰部隊的地方,其實是四川,現在不需要了。

現任四川巡撫王維章,是崇禎七年八月,開始擔任四川巡撫,他是由右副都禦史,升任四川巡撫,也是朱氏大明歷史上的第八十八任四川巡撫,之所以可以和平解決四川問題,表面上是秦良玉派人進京商談和平解決問題。

事實上,對於四川的未來,四川人是相對比較熱心,原遼東工業部部長叫王維文,沒錯,這個王維文是四川巡撫王維章的一母同胞的親大哥。

王維文與王維章不一樣,王維章在萬歷四十七年的進士,而王維文則連續考了十幾次,從第十五歲開始,考到四十四歲,連個舉人都沒有考中。

在崇禎元年,王維文也熄了考科舉的心思,他再考下去,也沒有啥用了,他的弟弟王維章已經官居四川布政司,後來更是成為了四川巡撫。

王維文就開始琢磨著,反正是家裏不差錢,就隨即遊學京城,恰巧全旭準備組建報社,就讓茅元儀在京城,招募人手,而王維文就成了全旭名下的編輯,負責校正書稿。

後來,崇禎三年,全旭在金州成立《遼東工商時報》報社,而王維文則負責印刷局的工作,從一個小作坊,再到發行量超過五百萬份的大型報紙。王維文功不可沒,他主要負責技術,雖然不懂技術,卻可以與眾工匠打成一片,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印刷技術革新,印刷工業的整合。

可以說,王維文的努力,讓全旭開設全國超過一萬多所小學,上千萬中小學生,王維文提高了印刷效率,是功不可沒的。

他帶著工匠發明了水力印刷機,畜力印刷機,甚至包括現在的蒸汽式印刷機,別看蒸汽式印刷機並不算先進的印刷設備,可問題是,王維文可以整合,蒸汽機、機械設備,印刷設備,近千名工匠聯合作業,這證明了他的能力。

在商國成立的時候,他就是工業部部長,現在更是水漲船高,按照王維章的理解,他的這個兄弟,連舉人都不是的廢物哥哥,事實上已經是全氏大明的內閣成員了。沒錯,王維文確實是擁有一票之權,可以罷免首相。

這個權力,連全旭都沒有的。

王維章在秦良玉進京的時候,也秘密北上,等著秦良玉受到了全旭熱情的招待,王維章也帶著四川十數名代表,出現在了王維文的府邸上。

“三弟,你怎麽來了?”

王維文一臉疑惑的打量著王維章。

王維章其實是信不過其他外人,他能信得過自己的親哥哥,當然,場面話說得端是大義淩然:“我也是為了四川百姓!”

這話說得是沒毛病。可是王維章和王維文兄弟二人都不是四川人,他們兩個都是湖廣夷陵籍,從現在的角度上來說,他們兩個,反而是全旭的老鄉。

“此事陛下、內閣和首相早有定論!”

王維文看著忐忑不安的王維章道:“只要你率四川歸附朝廷,將一視同仁,你為官多年,須知,這新朝與舊朝,完全不一樣。”

說到這裏,王維文甚是得意。

他本身就是全氏新朝的既得利益者,如果朱氏大明,別說成為工業部長,雖然這樣工業部的很多權力已經被分化了,工業部,只是負責審批工業項目,審查工業項部的工程資質,可是這仍舊是高官。

當然,王維章最擔心的還是個人的利益。

他已經是四川巡撫,總需要有一個說法。當然,這並非沒有參考,就像孫傳庭,他原本只是西安府知府,結果一躍成為陜西省高官,而且,在新朝高官都是內閣官員,雖然不用京城一樣,參加大朝會,不過每年要抽出一至兩個月的時間來到京城開會。

“這個嘛,皇家學院教諭劉理順,德不配位,已經被罷免,現在還在空缺此職!”

王維文道:“你若可以完成四川歸附,既可上任,擔任京城皇家學院的教諭!”

王維章聽到這話,隱隱有些失落。

雖然這個皇家學院享受知府級別的待遇,可是比高官還是差了兩級。

“怎麽?你還不滿意?”

王維文指著王維章的鼻子道:“老三,你可莫要自誤,更不要小看這個皇家學院的教諭,皇家學院可是新朝的太學,你想想,你來你桃李滿天下,會是什麽結果?”

王維章轉念一想,這倒也是。

太學或國子監本來就是清流中的清流,雖然權力不大,可是有牌面啊。

尊師重道是國人的傳統。

王維文沒有隱瞞,向王維章說明了全旭的底線和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