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二章 我的好弟弟你在交待後事嗎

盧象升也聽說了全旭在京城大開殺戒,將勾結皇太極,引清軍入關的各地官員,士紳、給清軍帶路或勸降的漢奸等等,全部抄家。

現在他案上的報紙都堆了厚厚一層,每一份報紙,上面都是鮮血淋漓、觸目驚心,雖然沒有親臨京城,卻也可以感覺到空氣中傳來的殺氣。

大明剛遭到了重創,一團混亂,而且混亂還會繼續發酵,如果讓崇禎回到江南,無疑是火上加油,搞不好又得殺個成河了!

盧象升也知道,這些士紳並不是真正忠誠於崇禎皇帝,而是想繼續利用他,利用他為了自己階級的利益,持續與全旭對抗。

可是,再與全旭對抗,能有什麽下場?

面對全旭的槍炮,再勇猛的人,都是血肉橫飛,死無葬身之地。

盧象升這段時間曾天天聽著崇禎嘀咕,要從海上前往南京,江南還有百萬雄兵,還有長江天險。

平心而論,盧象升確實是有些意動。

然而李信即然已經來到這裏,已經開誠布公,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全旭對崇禎的退讓是有限度的。

如果不識好歹,下場估計跟皇太極一樣。

李信看著盧象升的臉色懼變,耐心的勸說道:“陛下承諾你們去澳洲,那裏你可能不知道,以為這是謊言,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那裏只是一片遼闊的大陸,上面有可以跳著跑的袋鼠,還有無數礦山資源,差不多有十個湖廣大小的平原!”

“你的意思是……”

“弄個他憂病而死的假消息,好吃好喝養著,但不準他與外界接觸……只能這樣,沒有別的辦法!”

盧象升面色連變數變,最後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數日之後,崇禎突然患上了怪病,臥床不起,咳血不止,消息傳來,舉國皆驚。

全旭連忙派人護送名醫和皇後,以及幾位殿下前往天津看望。

幾位名醫也全力以赴,用盡了種種法子,然而毫無效果,臥榻十余日之後,崇禎還是在嬪妃子女的痛哭中閉上了眼睛。

臨終之際,他還為北伐失誤導致幾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河山變色而自責,發布罪已詔。讓人將他的遺體火化,把骨灰埋在山海關,他要替大明守著這道門戶。

根據他的遺願,周皇後為他主持了簡單的葬禮,將遺體火葬。

經過這一場浩劫,周皇後也已經身心俱疲,心灰意懶,不久之後就帶著幾個子女,還有田妃失蹤了,下落不明。

崇禎一朝就這樣提前畫上了句號,雖然有些黯然神傷,但是跟歷史上眾叛親離吊死煤山的淒涼相比,已經好太多了。

崇禎一朝的終結在這段歷史裏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它意味著大明王朝那衰微到了極點的氣運終於在谷底反彈,王氏大明王朝崛起意味著這頭雄獅終於蘇醒,在一番痛苦的波折後革去了所有積弊,這個古老的角度,這個古老的民族即將爆發出令人膽顫的能量,改寫整個世界的歷史。

當然,這一切都與崇禎無關了,他已經是過去式,他的功與過都即將被歲月的塵埃淹埋,除了歷史學家,沒有人會對這些感興趣。

十幾年後,偶爾有人提起說在澳洲大陸出現了一個大明帝國,不過那個大明帝國並沒有人留意,因為世界到處都是大明的日月旗,無數土著和小國家,引經據典,硬往大明身上攀附。

據不完全統計,身為太監的鄭和,僅留在南洋的後裔就多達百萬,從白皮膚藍眼睛到黑皮膚都有,這等驚人之語大家也只是當獵奇故事聽聽,沒有人會當真。

因為此時的大明早已在一條康莊大道上急歌猛進,大步向前,誰還有閑心管這些鳥事?他是否還活著,又有誰會在意呢?

估計也就那些地位一落千丈的士大夫集團會在意,然而,沒卵用。

李信在為如何解決崇禎這個超級隱患傷著腦筋,全旭卻似乎從來沒有考慮過這一問題。不過也是,讓他考慮這些彎彎繞繞的玩意兒實在太為難他了,他解決問題的方式一般就一個字:懟!

直接懟過去,懟得過去算我狠,懟不過去就再來一次。

就在李信為了解決崇禎的問題而頭疼的時候,牛金星這個狠人也開始帶著玄鷹衛一路追擊著侯恂和錢謙益一路南下。

但凡接觸或接濟過侯恂和錢謙益等人的士紳,無一例外,都被接連抄家,牛金星在短短十幾天的時間內,抄了四十三家士紳大戶,獲得土地二百六十萬畝,銀子共計四百七十萬兩,古玩字畫和各種古董若幹。

全旭看著這些東西,其實沒有任何激動之情,不過,對牛金星回復了三個字:“幹得好!”

牛金星的幹勁更足了。

他就是在釣魚執法,士紳也慢慢回到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