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二章 彼其娘之

大青山,崇禎皇帝臨時行營。

徐彪本想帶著崇禎前往河套的懷遠鎮,只是非常可惜,崇禎擔心自己前往懷遠鎮這個名不見傳的地方,會永遠“失蹤。”

平心而論,崇禎皇帝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至少在大青山臨時大營,牛金星確實是有這個心思。

崇禎皇帝不信任全家軍將士,以原京營殘部和天雄軍作為自己的天子親軍,就連盧象升也相仿秦瓊與尉遲恭,沒有盧象升一身甲胄,在外面站崗,崇禎皇帝都睡不著覺。

在這種情況下,徐彪又接到了命令,他將前往西府府,既現在長安州對秦軍進行整編,將秦軍整編成第十五師。

當然,整編可不是換一個番號這麽簡單,而是需要融合商軍的訓練、後勤體系,當然,將官將會被妥善安排。

不過,他並沒有著急離開大青山,崇禎皇帝的安全必須妥善安置,現在天下人都知道全旭掌握了崇禎這個皇帝,如果有人殺害了崇禎……

全旭就是黃泥巴抹進褲襠,不是屎也是屎了。

袁樞奉全旭之命,自張家口西進,與袁樞同行的包括工業黨十九名新秀成員,他們將會以陜西議事府的議員骨幹,對陜西議事府進行工業化改革。

在袁樞抵達大青山的時候,盧象升迫不及待的會見袁樞。

袁樞雖然成了商國的國防部長,對標大明,那就是兵部尚書,國之重臣。

盧象升躬身道:“外臣盧建鬥,見過大司馬!”

袁樞扶起盧象升的胳膊:“盧大人此話讓樞羞愧難當,都是同殿之臣,哪裏來的內外之分??”

盧象升鄭重的道:“同殿不見得吧?你袁伯應是他全旭之臣,我乃大明之臣,豈是同殿之臣!”

袁樞淡淡地笑道:“吾王乃陛下親自冊封的商國國王,連吾王亦是大明重臣,盧大人,莫非要離間吾王與陛下的關系?”

盧象升心道:“還不是禿子頭上的虱子嗎?”

然而問題是,全旭現在並沒有真正扯旗造反,那樣會造成分裂,他要爭九州神器,也是要堂堂正正的爭,而不是采取什麽陰謀詭計。

盧象升的目光越過了袁樞,看著袁樞身後數十名身穿黑色道袍,頭上戴著進賢冠的年輕人,這些人年齡都不算太大,最大的不過二十三四,放在大明,這些人都是後生晚輩。然而,在商國,這樣的年輕人都成了主政一方的棟梁之材。

看了身後的眾人,盧象升道:“伯應,這次前來,只怕帶著重要的使命吧?”

“沒錯!”

袁樞坦誠地說道:“吾王曾言,要想富先修路,自古以來,西北皆是貧困之地,西北之貧困,吾王以為,並非因為土地貧瘠,而是因為道路不暢,若想改變西北之困局,必須先修路,把路修通,西北的貧困之局,就會迎刃而解!”

在盧象升看來,袁樞簡直就是在鬼話連篇。

現在是什麽時候?

大明文臣集團昏招叠出,他們居然引清軍入關,現如今,山西、北直隸各長城要塞,被文臣收買的武將,開放了關口,清國軍隊如同潮水一樣湧向關內,在山西、北直隸等地攻城掠地,據說兵鋒直達京師。

按說,全旭已經下場準備逐鹿天下,那就集中他手中的人力、武力以及財力,拿下這個天下,再圖後計。

可是袁樞居然說是要帶著人修路。

“伯應以為某不識數嗎?”

盧象升不懂後世的網絡詞語,要不然就會說:“我讀書少你莫要騙我!”

“盧大人不相信那袁樞也沒有辦法!”

袁樞的伸手指著湧向大青山大營外圍的百姓,這些百姓都是拖家帶口,大人訓斥著餓得哇哇大叫的小孩子,小孩子哭得非常淒慘。

這個情況,盧象升也是有心無力。

可問題是,他們的給養全部都是全家軍送來的,盧象升下令讓天雄軍將士留下必要的口糧,節省下來的分給這些百姓。

然而,當時負責大青山大營的徐彪卻告訴盧象升這不合規矩。

袁樞道:“以盧大人的意思,那就需要在這裏放糧,現在已經有五六千人,如果放糧接濟他們,不出三天,這裏會出現上萬甚至數萬災民!!”

“可是,他們都是大明的百姓!”

“他們是大明的百姓沒錯,可問題是你這麽做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

“你的意思是放棄他們,不顧不管?”

“當然不是,所以我來了!”

袁樞道:“吾王曾言,不勞作,不得食,任何人想要吃飯,必須幹活,吾王計劃修建從長安到九原(包頭)的鐵路,這條鐵路線,早在一年前已經全線勘察完畢,現在可以開始施工,這些百姓跟著施工隊施工,不僅可以掙到可以活命的口糧,將來明年,他們春耕的種子糧和部分農具也就掙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