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五章 鄭芝龍的三勝論

如果可以選擇,皇太極其實也不想出動軍隊,這支軍隊訓練依舊不夠成熟,別看多爾袞說得好聽,事實上,皇太極並不是一個外行。

雖然熱兵器時代的軍隊與冷兵器時代的軍隊不同,但是本質是一樣的。他雖然不懂熱兵器戰爭,但是他卻懂人性。

從西班牙人的教官眼中,他能看出嘲諷,看出不屑,唯獨沒有看出對強者尊重。

可是,也沒有辦法可以選擇,他已經扛不住了,大金國實在養不起一支職業軍隊。

“兒臣早就想找回場子了……”

豪格剛剛張嘴,就被皇太極狠狠地瞪了一眼,這一計淩厲的目光,讓豪格把嘴裏的話咽了回去。

皇太極有些恨鐵不成鋼。

豪格就是這點腦子,這大金國怎麽敢交給他手上?

打天下不是意氣之爭,大金國缺的就是底蘊,大明可以敗,敗十次二十次沒有關系,只要大金勇士不打進京城,大明的江山就不動不如山。

可是大金卻不成,在他承襲汗位之後以後,西征蒙古,打跑了林丹汗,讓三分之二的蒙古部落投靠了大金國。

當然,還有朝鮮國。

然而,隨著崇禎二年遵化城之敗,朝鮮第一個反復了,趨逐了大金駐平壤的使節,拒絕朝貢,至於更多的蒙古部落,就陽奉陰違。

隨著廣寧之敗,那些蒙古部落,基本上把大金當成空氣了,他們不交稅,不理會,甚至有時候還敢搶大金的部落。

柿子撿軟的捏,需要檢驗新軍的戰鬥力,那也不能硬碰硬,只能先拿蒙古人練手。

看著豪格吃癟,多爾袞的眼珠子一轉:“汗王的意思是……”

“巴爾虎部襲擊我大金子民,劫掠我大金牛羊,此仇不報,本汗這口氣咽不下!”

巴爾虎部落,其實是一個古老的部落,《隋書》稱之為“撥野固”。《新唐書》和《舊唐書》稱之為“撥野古”“撥也古”。《元史》稱之為“八兒渾”、《蒙古秘史》稱之為“八兒忽”、《史集》等稱之為“巴兒古惕”。

巴爾虎曾經是一個強大的部落,一直在夾縫中聚聚散散,卻奇跡般保留了下來一樣,他們依靠的就是狐假虎威。在建奴崛起的時候,特別是渾河之戰,建奴獲得大勝,他們比科兒沁部更先投靠了建奴。

皇太極所說的劫掠牛羊,襲擊建奴部落這事,其實算不上是侵略戰爭,只能說是糾紛。建奴與蒙古聯姻,是他們的國家戰略,兩個民族相互通婚。

巴爾虎部落一名千夫長,娶了建奴鑲白旗一名參領的女兒,雙方定婚的時候,下了十二頭牛的聘禮。

只不過這名參領的女兒在崇禎二年冬天的時候,被葉赫部落的人劫走了,等搶回來的時候,這個女子已經在葉赫部生了一個女兒。

這就好比說,買家準備買一輛新車,結果得到的卻是一輛二手車,而且還是大事故車,巴爾虎部落的那名千夫長自然不願意幹了,要求建奴這邊退還彩禮。

結果,又碰到了一個老賴。女兒送過去,愛要不要,至於彩禮,門都沒有。雙方結親不成,反而結了仇。偏偏雙方都不是老百姓,巴爾虎部落的千夫長大小也是官,建奴這邊的參領更是鼻子朝天。

雙方經常打打談談,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雙方從單挑,變成群毆,再是械鬥,最後演變成了大規模沖突。

不過,狼要吃羊,肯定不愁沒有理由。

皇太極打著這個旗號,以多爾袞、代善、阿濟格,分別率領四千余甲士,浩浩蕩蕩分為三路進攻巴爾虎部落。

在過去的兩年之內,建奴的日子不好過,特別是廣寧之戰的慘敗像一記兇狠的勾拳,打得他們眼冒金星,天旋地轉。

當他們好不容易從這個極其沉重的打擊中掙紮出來,用狼一樣的目光盯著明軍防線,尋找著報復的機會的時候,又傳來了全家軍向遼中、遼東擴張。

建奴不敢碰全家軍的黴頭,就去收拾朝鮮,然後……然後他們再次陷入懵逼狀態。東江軍在全旭的支持下,鳥槍換炮,就在全旭率領全家軍挺進九州島的時候,東江軍與建奴發生三次戰鬥,他們反而三戰皆敗,損失將近四千人。

如果放在以前,這應該是超級勝利,只不過大明隨著全家軍的勝利,建奴的首級變得像蒙古人的首級一樣,不值錢了。

在新式火槍,以及西班牙教官的訓練下,建奴的火槍兵首戰告捷,從巴爾虎部劫了四千余名青壯奴隸,繳獲上萬匹戰馬,以及一部分糧草。

現在閃擊巴爾虎部,後金終於擺脫了沒完沒了的打擊,從巴爾虎部那裏得到了一點補償。然而最佳時機已經錯過了,惡劣之極的天氣注定後金無法擴大戰果,只能打完了就撤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