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九章 大炮

全旭仿佛沒事的人一樣,當然,這只是表面現象。

隨著蒸汽機的運用,遼東的發展算是開了掛。比如說輪船制造,把木頭鋸成木材,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哪怕采取水力鋸,效率一樣不高。

可是蒸汽機帶動的大型機械鋸,效率比水利提高了數十倍,而且不受氣候的影響,遼東這個地方,最困難的問題其實就是天氣寒冷。

哪怕是遼河,也一樣會冰封,冰封的時候,水力機械就沒有辦法使用了,然而,整個遼東冰封期接近四個月,也就意味著一年的三分之一時間,是沒有辦法利用水力機械的。

在這種情況下,生產效率有著嚴重的制約,蒸汽機則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也沒有這方面的問題。

現在全家軍士兵主力裝備的火槍是線膛後裝式燧發槍,這種火槍板機、刺刀托座都作了不小的改動,反正用起來很舒服就是了。

子彈,由於還沒有解決雷汞的小型化問題,依舊采取了鉛質子彈,這種子彈是尖頭凹底彈,這種子彈的好處是破甲能力非常強悍,哪怕是披甲三重的建奴白甲兵,也能一槍撂倒,而且尖頭凹底彈打進人體後會作不規則的翻滾,甚至炸裂開來,打進去是拇指大一個小洞,穿出來卻是碗口大一個窟窿,挨上一槍內臟從後背飛出去的場面屢見不鮮。

但這種鉛彈很軟,用力一摁就能摁扁。包裹著浸過桐油的麻布,很容易就能裝入槍膛裏。最絕的是在凹底處還挖了個針眼大小的孔,撞擊發的時候爆燃氣體進入小孔,鉛彈被加熱,膨脹,恰到好處的嵌入膛線,高速旋轉著呼嘯而出。

這跟米尼槍基本上是一個套路。

由於全家軍的火藥采取新型的火錦,火棉不易啞火,火棉是個好東西,制作簡單,威力巨大,爆炸後殘渣極少,便於保持膛內清潔,是非常理想的火藥。

火錦的爆炸速度比黑火藥要快,要更加迅猛,所以對於槍管和槍膛的要求更高,需要質量更好的合金鋼。

當然,好處還是顯而易見的,燧發槍的射程增加了一半不止,由於威力大,賦予彈丸的初速自然也更大,子彈很輕松就能打出七到八百多米遠,一名普通士兵用它向一百五十米外的胸靶射擊,十發子彈至少有八發能夠上靶的!

這也意味著排隊槍斃模式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敵軍還在三百米開外,全家軍的火槍手就能以猛烈的排槍給予敵軍巨大的殺傷,當敵軍抵近到一百米的時候,迎接他們的將是精準的射擊,他們每前進一步都會成片成片的倒下。

這還不算,火棉還有一大特點,它爆燃的時候不會產生煙霧,因此火槍手不必擔心會被從槍口迸出的煙霧遮住射線,只要槍管沒有燙到可以引爆炸膛的地步,他們都可以不停的射擊,直到敵軍的屍體鋪滿戰場。

由於燧發槍的工藝更加復雜,對加工精度的要求比較高,遼東軍工廠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一個月也只能生產出八到一千支,這還是大量使用水力機械、流水線作業的結果。

不過,隨著蒸汽機的出現,這個局面得到了徹底的改善,全家軍槍炮制造廠,一條生產線可以一個月生產八百到一千支,這樣的生產線共有五條。

也就意味著,全家軍的槍支制造,每個月可以制造出足夠滿足一個整編旅的火槍手。

雖然依舊如後世的效率相比,但是,在這個時代,足以碾壓一切。

燧發槍在未來二十年之內將成為歐洲陸軍的主流裝備,但有膛線的燧發槍卻是蠍子拉屎。

火槍的數量其實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火藥,新型火藥,也就火棉一切都好,不過幹燥的火棉是很危險的,一點火星就會爆炸,所以必須讓它保持微濕,或者用甲醇中和混合劑處理一下,降低其感度,不然肯定要出人命的。

遺憾的是,硝酸的產量實在太低了,全旭吃奶的勁都使出來了,砸下去的錢也僅僅比蒸汽機少一點,足足多達三十余萬兩銀子。

現在遼東一個月最多也只能出產六點五到八噸硝酸,這點硝酸就算全部拿來做火棉也做不了多少,撐死也就那麽二十幾噸,能頂什麽用?

現如今,全家軍僅僅主力戰艦的艦炮就多達六百余門,陸軍火炮也有三百多門,當然,如果算上迫擊炮,那個數量更大。

好在是,大量的火炮采取後世采購,要不然的話,一場軍事演習,就可以消耗七七八八。

盡管如此,全家軍用二十六毫米口徑無縫鋼管制作的火繩火銃,已經全面退出現役,成為民兵的主要裝備。

當然,西班牙人的火槍技術並不先進,送到建奴的火槍,數量也會非常有限。

海倫娜是一個非常言而有信的人,在這段時間,她陸續為全旭送來了一千零五十七匹歐洲夏爾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