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七章 幾萬兩銀子的零花錢

聽到全旭絲毫不怕朝廷放在眼裏,朱兆宜也沒有說什麽。

作為全家軍的參謀,朱兆宜非常清楚,全旭在全家軍上面的投入,以崇禎五年為例,花掉的銀子就將近八百萬兩。

如果朝廷把遼餉一分不少,全部發給全家軍,事實上依舊是不夠的,如果僅僅依靠屯田種地,別說整個遼東,把遼西也算上,山東都算上養活這麽多精兵也是不可能的。

可是,全家軍的主要軍費,來源於商稅。全旭最初的養兵費用,依舊的是他辦企業的盈利,只不過,隨著遼東的大力發展,全旭就把養兵的費用放在了商稅上面。

明朝的商稅雖然很低,正稅是三十稅一,當然,到了崇禎朝的時期,商稅從原來的每兩銀子增至兩錢,正稅從三十稅一,改成十稅一。

可惜,執行力不夠,商稅根本就收不上來,在崇禎朝商稅稅收最好的一年是崇禎九年,共計616552兩。

但是,這並不是說明商稅真低,明朝是有後台有關系的,不用交稅,沒有後台沒有門路的小商販,才是交稅的主力,但是蚊子太小,就算是榨幹,也沒有幾兩油。

但是,全旭卻不一樣,因為遼東靠海,出入基本都是靠船運,所以收稅容易也方便,另外就是,遼東沒有官員可以在稅收上面上下齊手,結果雖然收了高達兩成的商稅,但是比朝廷的稅率實際上更低。

僅僅一個遼東,全旭可以收上兩千一百多萬兩銀子的商稅,而整個大明,才收六十多萬兩銀子,事實上僅僅遼東一地,財政收入就比整個大明兩京十三省更低。

哪怕到了崇禎六年,全旭向朝廷交給二百萬石糧食,壓力其實並不算大,當然,明年的遼東移民工作就會徹底停止,財政開支會大幅度降低。

朱兆宜非常清楚,就算把全家軍扔給朝廷,朝廷養活不起。

大明其實是非常富的,也不缺銀子,可關鍵是朝廷沒錢,收不上稅,信用破產了,現在的遼東倒好,因為全旭的信譽好,全記銀行,基本上承擔了大宗貿易的直接交易。

商人其實不用帶著銀子做買賣,拿著全記銀行的存票,直接可以當銀子使,此時的全記存票,其實上相當了一部分紙幣的功能。

與朱兆宜的想法不同,傅宗龍則想得深遠一些:“侯爺,你說如果朝廷不同意出兵日本怎麽辦?”

對於出兵去打日本,傅宗龍跟朱兆宜一樣,都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這一百多年來倭寇主要就是在江南肆虐,把浙江和江蘇都禍害得夠嗆,只許你來禍害我,不許我打你?什麽道理?

但是,他們實在不看好此次行動,畢竟傳統的力量是巨大的,朱元璋親自宣布將日本列為不征之國,即便大家在朝鮮狠狠打了一仗,明朝也只是將日本趕出朝鮮了事,並沒有進一步還擊。

崇禎如果要征討日本,肯定會招來滿朝非議,他能承受住這種壓力嗎?

全旭淡淡地笑道:“朝廷會同意的!”

因為此時崇禎皇帝就像一個困在沙漠裏的好人,他非常需要水來解渴,當全旭告訴他哪裏有銀子的時候,他就會毫不猶豫扔掉良知,去搶別人手中的水。

對於全旭的莫名自信,傅宗龍也不知道說全旭什麽好了。

全旭給遼東水師第二艦隊的茅元儀和楊延棟下達命令,命令他們立即著手收編鄭氏的海盜,以及將鄭氏海盜的台灣屯墾人員武裝起來,成立台灣特遣軍團。

要論兩軍陣前搏殺,十個鄭氏海盜比不上一名全家軍士兵,可是如果論殺那些手無寸鐵的百姓,十個全家軍士兵,比不上一名海盜。

軍隊是殺人機器沒錯,可是全旭卻避免全家軍淪為劊子手,只要殺習慣了,這個習慣就不容易更改過來。

這些爭勇鬥狠的家夥們,是出兵日本的最佳軍隊。

在全旭的命令下達,位於台灣的勞動改造營頓時沸騰了,其實勞動改造營的吃穿用度比以前在家務農還要好上十倍,但是每個人都向往自由,有機會刑期減半,或者開始新的生活,誰不樂意啊?

消息一傳出,台灣各勞改營裏頓時就沸騰了,被扔到勞改營來的都是鄭氏海盜中有名好勇鬥狠的家夥,打打殺殺最合他們胃口,看到機會來了,頓時一個個眼放綠光,爭著報名!

沒辦法,楊延棟只好優中選優,從他們當中挑選出一萬五千年輕力壯、擁有實戰經驗、好勇鬥銀的,然後發給他們橫刀強弩盔甲,進行突擊訓練。

就在他們訓練的過程中,全旭召集京營四衛十八千戶的將領們。

“遼東的苦寒,你們已經體會到了!”

全旭望著眾人道:“現在剛剛是十月初,到了十二月,那才是更冷的時候,如果是夜裏,外出撒尿,你們都要拿著一根棍子,要不然,就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