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 你來做這個巡檢

這次收割玉米,全旭到沒有動用家丁兵,而是直接讓城堡建築工地臨時抽調工人,這些農民出身的工人們,種莊稼都是專業的。

在袁世卿、華山虎的組織下,眾人排著隊來到玉米地前。

此時的玉米杆其實並沒有完全幹,玉米還有一定的水分。

全旭率先走到玉米地前,伸手撕開一個玉米棒子,將玉米棒子掰下來。

盧象升也親自跑到玉米地裏,親手掰了一個玉米棒子。

眾官員驚呼:“好大,好大,這一只就是一斤多吧!”

全旭轉身望著身後的百姓道:“你們按照我這個樣子,把玉米掰下來,每個人一天三頓飯,再賞二十斤玉米,你們要是有地,可以自己種!”

眾人歡呼起來,開始沖進地裏幹活。

人多力量大,幹活的速度也快。

前面的人負責掰玉米,然後放在麻袋裏,全旭向明末倒騰了不下上萬噸糧食,僅僅麻袋就多達十萬只。

後面的人則拿著鋤頭,把玉米秸稈砍下來,堆放在一起,然後用大車,把玉米秸稈拉出去。

全旭指著玉米秸稈道:“盧大人,這些玉米,全身上下都寶貝,別看這種玉米秸沒啥用了,其實還可以燒火做飯,當然,這樣會比較浪費,最重要的是,可以用來當飼料,喂牛、喂馬、只要是食草的動物,都可以用這個來喂養!”

盧象升的眼睛一亮:“可以喂馬?”

“當然,效果非常不錯!”

全旭指著玉米杆道:“這麽說吧,這樣的玉米杆十斤相當於五斤豆料,你想想,可以省下來多少糧食?”

全旭大院可不是原來的全旭大院了。

這段時間,全旭和三娘不在大院裏。

二娘聽全旭說過,玉米的葉子需要隔一段時間就摘下來,可以當飼料,紅薯秧苗也可以喂豬。

在全旭和三娘離開的時候,二娘管理了全旭大院的經營運轉。

特別是女人坊這段時間,生意依舊火爆,簡直就是一只會下蛋的金雞,她讓人采購了五百余頭小豬,兩千多只羊,以及上萬只雞鴨,大牛小牛共計一百六十頭多頭,馬則多達二百匹。

就放在松樹林那裏充當養殖場。

三萬畝地的玉米葉,數量實在太多了。兩千多只羊和牛馬,根本就吃不完,二娘就按照全旭所說的什麽青儲法,把這些新鮮的玉米葉存放起來。

盧象升的眼睛一直盯在那些玉米棒子上面:“沒摘多少顆,就裝了一麻袋。”

全旭指著玉米道:“這個玉米,比咱們的五谷雜糧口感稍次,當然,玉米含有糖量有些高,多吃的話,容易發胖。”

“發胖好啊!”

盧象升笑道:“胖是福氣!”

玉米收割其實相對比較容易,不過卻非常辛苦。

然而,明末的百姓卻是出了名的能吃苦,為了二十斤玉米,他們幹活的速度非常快。

很快第一塊地就被收割完畢。

幾名小吏將裝在麻袋裏的玉米進行過稱。

袁世卿則帶著一群全旭大院的賬房跟著一起統計。

“甲號田一畝,十九麻袋,共計一千九百五十三斤六兩!”

聽到這個數字,盧象升的眼睛瞬間就直了:“多少?”

“一千九百五十三斤,已經減去了麻袋的重量!”

盧象升一臉難以置信:“這麽多?”

“乙號田二畝,四十一麻袋,共計四千零七斤八兩!”

“丙號田五畝,八十七麻袋,九千六百四十四斤五兩!”

“丁號田十畝,一百九十三麻袋,兩萬零六十七斤五兩。”

“甲一號田五十畝……”

……

盧象升此時的心情相當激動,大名府的稅收就可以超額完成了,這可是政績啊!

隨著越來越多的玉米被收獲下來,擺在路邊的玉米已經堆成了小山,甚為壯觀。

此時的眾官員圍在一起,竊竊私語。

魏縣縣令方逸夫擦擦額頭的汗:“太嚇人了,畝產最少一千九百多斤,多的達兩千二百多斤,一畝地頂人家十幾畝的產量!”

其實,全旭並沒有向眾人解釋。

此時的玉米,裏面還有玉米軸,水分還沒有完全曬幹。

更何況,玉米與其他農作物一樣,對於肥料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只要肥料跟不上,玉米的產量也非常低,不過再低,那也比普通的麥子強。

要知道,種下一瓢收一鬥這樣的事情在明朝可不算罕見,顆粒無收都有可能的。

不過,全旭也沒有說明,只有這樣,玉米和紅薯才能大規模推廣,只要有了糧食,就可以少死很多人。

南樂縣的方縣令上前道:“全公子,能否近一步說話!”

全旭看著這名滿頭頭發稀疏的縣令問道:“方縣尊有什麽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