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那兒打井有點小貴

風雨初歇,二娘感覺自己仿佛像做夢一樣。

突然,腳步聲響起。

二娘心中一驚,她急忙扯起一張毛巾被,蓋在自己和全旭的身上。

全旭一臉滿足,臉上掛著甜蜜的微笑。

三娘端著一壺咖啡,有些埋怨的道:“都涼了,害得我又熱!”

二娘的臉仿佛紅透的蘋果,不敢吱聲。

全旭倒是沒臉沒皮,伸手接過咖啡壺,隨手放在升降桌上,趁著三娘不注意,伸手抓向三娘。

“哎呦!”

“對不起,對不起!”三娘身體的肌肉記憶,扣住全旭的手腕,輕輕一扭,全旭痛得大叫起來。

全旭有些不滿的盯著三娘:“說吧,怎麽補償我?”

“我……”

三娘的臉色一紅:“相公,可人家說,那事傷身體,要節制……”

全旭苦笑不得:“好了,逗你玩呢。”

全旭摟著三娘躺在床上:“我走之後,你還有幾件事要做,咱們府的女家丁兵,明天開始,你接手,訓練她們,教她們幾手簡單的格鬥術,就像剛才這種,是叫擒拿吧?”

三娘搖搖頭:“不是,這叫沾衣十八跌!”

沾衣十八跌其實是中國古武之中淵源流長的一種功夫,《紀效新書·拳經捷要》記載:“呂紅八下雖剛,未及綿張短打,山東李半天之腿,鷹爪王之拿,千跌張之跌,張伯敬之打。”其中“千跌張之跌”就是“沾衣十八跌。”

《紀效新書》戚繼光所著,他本人就是一個武術大家,所創立的破軍八式,就是戚家軍刀法的經典。

倭國浪人和武士在戚家軍面前,可是連接招的機會都沒有。

雖然後世有一種論調,說古武都是騙子,虛有其表,事實上呢,古武與今天的武術是兩種概念,不能混淆。

在商周時期,隨著軍事戰爭的發展,對人的身體素質要求越來越嚴格,諸侯紛爭,戰事頻繁,練兵習武更是得到空前的重視和發展,如齊恒公每年春秋兩季都要舉行比武較力的“角試”來選拔人才。

所以,齊國技擊士成為戰國時期四大精銳之一,其他分別魏武卒和趙國胡服輕騎,以及秦國鐵鷹銳士。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這方面的資料,上面記載非常詳細,古武的起源,就是殊死搏殺,而現代體育運動,無論是拳擊、泰拳、自由搏擊都有規則,規則就是限制這,限制那。

可是,古武最基本的特別就是為了殺敵,一招致命,或者說無所不用其極。

三娘點點頭:“好!”

全旭道:“你告訴袁管事,讓他盡快去一趟大名城,看到那些無家可歸的流民、災民,有技術的工匠,能招募的就都給我招募下來。”

三娘以為全旭是為了要買十三萬畝田地做準備,事實上,三娘並不知道,全旭壓根就沒有打算采取古代的耕作方式。

他是已經做好的準備,用機械。

小冰河的寒冷和幹旱氣候,對於全旭的影響,還真不大。大名府再幹旱能幹旱過新疆?新疆的田地可從來不受天氣影響,哪怕全年不下雨,一下可以獲得大豐收。

沒有雨水,就買一些鉆井設備,沒有水泵,就買柴油機為動力的噴灌,反正一套也不值多少錢(老程家裏具,柴油機噴灌,全套下來不到六千塊),一天兩個澆灌二十畝地不成問題。

全旭一邊吩咐三娘準備工作,一邊上下齊手,很快三娘就淪陷了。

只是非常遺憾,三娘淪陷了,可是二娘卻裹著毛巾被,跑到了房車下面。

一翻折騰,頗為舒適。

全旭給沉睡的三娘蓋上毛毯,給二娘蓋上一張被褥,調好油暖機的溫度,這才輕輕離開。

用了半個小時默記所攜帶的物資和數量,全旭開始穿越,等他醒來,出現在自己的出租屋內。

屋裏依舊幹凈整潔,一塵不染,就連窗台上的綠植也碧綠鮮艷,顯然是有人經常澆水。

一只裝糧食的麻袋,麻袋裏有金錠或金首飾,全旭將這些東西分開,古老的首飾,本身就是文物,收藏價值,直接當黃金賣掉有些虧了。

全旭的手機有了信號,開始滴滴的響個不停。

此時已經是淩晨五點半了,也沒有電話打進來。

全旭沒有理會信息,而是慢慢把這些物資,分類放好。

直到忙活了半個多小時,全旭開始緩緩翻閱留言信息,最多的信息,其實是蘇彤給他發的。

都是關於物流園的問題,神秘失蹤的貨物,物流園擔心口碑受損,最終出資賠償了所有物資,這些東西做不了假。

畢竟,蘇彤進貨每次入庫都是有詳細的數量,以及品種。

不過,物流園還是解除了與旭日貿易公司的合作關系,為了儲存這些貨物,蘇彤只好把這些物資放在京南涿州境內,臨近107國道的一處體育工廠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