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五百塊的成本作價六萬兩

金梯書院明倫堂內,盧象升上台望著眾人道:“本府在這裏,簡單說兩句,諸位生員,本府在這裏提兩點,希望你們牢記!一是道義相先,遵紀守法!對違法亂紀、包攬詞訟、結幫拉派、逞兇圖利的生員絕不容忍!這話,不止單單說給你們,同樣說給大名府州所有的生員,乃至舉人一經發現,立即開除功名,絕不姑息,願你們早日金榜題名!”

接著,全旭就宣布進開課。

當然,這只是儀式,不需要正真授課。

屈六陽代表官府向金梯書院賜了上千冊書,如果按照市價,這些書就需要幾千兩銀子,當然,這屬於為勸學準備的,不需要錢。

牛金星代表金梯書院接受這批書籍、筆墨紙硯。

全旭則引著盧象升等人參觀金梯書院的教室、圖書館,盧象升等眾官員看著全旭圖書館裏的圖書。

這些圖書的數量不算太多,各種書籍加起來,僅僅上萬冊左右,基本上都是蒙學啟蒙讀物,加上一些五經書籍。

當然,這主要跟全旭的這個書院是蒙學為主,還沒有進行更深層次的教育。

人家東林書院可是高等學府,入門的最次也要是秀才功名的人,講的也不是基礎學。

不過,眾官吏還是下巴掉了一地。

全旭這些書籍的印刷質量實在是太好了,紙張厚實,字體清晰,大小一致。

反觀朝廷出版的官方書籍,更像是盜版。

參觀完金梯書院,全旭安排眾人到食堂用餐,袁世卿、牛金星、孫祖望則負責招待。

飯菜以肉食為主,土豆燉雞,紅燒鴨肉不限量供應。

牛金星指著寬大的食堂,以及在後世跟著排隊的學生道:“這裏是我們山長為書院準備的食堂,采取自助式!”

“什麽是自助式?”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牛金星解釋道:“這裏的學生要自己拿著飯盒排隊領取飯菜,飯菜不限量供應,吃飽為止,不得浪費糧食!”

眾官員看著食堂操作台上擺放著一屜屜饅頭,一碗碗米飯、包子、面餅、面條、米粥,還有一大盆一大盆的紅燒鴨肉、土豆燉雞肉、蘿蔔粉條、以及酸辣白菜、芹菜炒雞胸肉絲等等。

“我們今天也入鄉隨俗!”

明朝的官員俸祿極低,當然,一家人吃飽喝足沒有問題,可是官場的迎來送往,日常應酬,則完全不夠用,特別是跟著盧象升過來的官吏,他們都屬於清水衙門,可沒有什麽油水可撈。

眾官吏看著滿滿當當的雞肉、鴨肉,異常激動。

就在眾人用餐的時候,全旭則在東暖閣宴請盧象升、屈六陽以及典史張舒翰三人。

精致的菜肴,幾杯白酒上肚。

全旭望著盧象升說出了他的計劃。

屈六陽和張舒翰沒有說話,盧象升則是急了:“你準備開銀行?”

“是的!”

“那你先告訴我銀行與錢莊有區別嗎?”

“有啊,這個區別大了!”

“首先這個銀行存錢不收存金,還給他們一定的利息!”

“不收存金,還給利息?”

盧象升苦笑不得的道:“你是嫌你的錢多?燙手嗎?”

“這倒不是!”

全旭苦笑道:“我若不給利息,誰把錢放在我的銀行裏?”

“你吸引的存銀越多,豈不是虧得越多?”

盧象升有些想不通,全旭看著不像是腦袋有問題的人,怎麽卻幹傻事呢?

“吸納過來的存款是幹什麽的?自然是放貸的!我把吸納過來的存款貸給急需大筆資金周轉的人,把貸款利率定得比存款利息高十倍,那不就有錢賺了!現在馬上就要過年,年後就要開春,就要準備春耕,普通百姓之家,若是余糧,倒也不用驚慌,可是他們若是沒錢,豈不是要借高利貸?我的銀行年息兩分,百姓借了銀行的錢,也不至於傾家蕩產,賣兒賣女,家破人亡。”

全旭這麽說,盧象升就隱隱約約明白了全旭的意圖:“你是想效仿王文公?”

王文公就是宋朝的左仆射、觀文殿大學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

王安石在變法時,曾提出青苗法,也就是“平常新法”,主要內容是,諸路以見存常平、廣惠倉的一千五百萬石錢各為本,如是糧谷,即與轉運司兌換成現錢,以現錢貸給廣大鄉村民戶,有剩余也可以貸給城市坊郭戶。

民戶貸請時,須五戶或十戶結為一保,由上三等戶作保,每年正月三十日以前貸請夏料,五月三十日以前貸請秋料,夏料和秋料分別於五月和十月隨二稅償還,各收息二分。

憑良心說,王安石的本意是好的,民間高利貸的利息大都是九出十三歸,年息二分,這個利息已經非常有良心了。

只是,這個法令在執行的過程中,有些簡單粗暴,不需要借貸的百姓也被強行攤派,年息高達二分,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