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正道仙子(十七)起義軍

那場最後以正道損失慘重的除魔行動結束很久很久,

出乎武林正道的意料,魔教並沒有仗著江明月的威勢掀起什麽腥風血雨,或是令江湖陷入混亂。

又因著各派為休養生息安靜龜縮,江湖反而進入了難得真正安靜太平的時期。

但魔教的動作並沒有停下,只是將目光從小小的江湖之中移開,而是開始放眼整個天下中原。

初時魔教是在賑災中異軍突起,因為坐擁大量糧食和地盤,魔教對流民幾乎來者不拒全部安置。

不到半年時間,就有各地十數萬流離失所的百姓跑到魔教的地盤。

災害過後便是嚴重的瘟疫。而魔教靠著林素秋和神醫谷,研制出了治療疫病的方子。不止救治他們地盤上的災民,還行遍天下各地平定瘟疫。

這似乎是最好的合作,神醫谷有著最好的一批大夫,而有著魔教的人安排護送,供應大量藥材,他們也能心無旁騖治病救人。

此後便被天下百姓尊為心中的聖教。

那些江湖名門正派不要太羨慕嫉妒恨,除了酸一酸曾經兇神惡煞人人喊打喊殺的魔教,現如今在百姓們心中聲望極高,便是他們外出時議論起魔教,說什麽壞話都會被平民百姓嫌棄。

還有就是魔教這些賑濟災民治病救人的花費,多是當初敲詐武林正道所得的財富。

想想看花著他們的錢來收攏民心,江湖正道各派對此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不過民望甚高的魔教,也很快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而且在賑濟災民平定瘟疫期間,魔教與朝廷官府就多有沖突。

那些惱恨江明月和魔教的江湖人士也在心裏暗暗高興,並嘲諷朝廷再勢弱,那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區區一個江湖勢力,頂破天了也就幾千上萬人。與朝廷作對,那豈不是蚍蜉撼樹。

然而,江湖正道沒有等來魔教被朝廷軍隊剿滅的好消息,

反而得知的是朝廷軍隊連連敗退,魔教不知何時竟也有了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而且有足足四五萬人。

沒有人想得到當初被魔教收容安置的大量流民,會成為實打實的戰力。

這也沒什麽好奇怪的,那些流民不僅受到魔教教眾的救濟,而且還給他們分發了田地,教他們各種種田養殖技術。

百姓們有時候是很樸實的,只要能給他們一口飯吃,他們就能感恩戴德。若是給他們田地和農具,他們也心甘情願留下來,甚至把命交出去。

除去大部分的老弱殘疾,洛喬也能從中拉起一支數萬人的私軍力量。

也是到了這個時候,其他人才真正意識到她想要做什麽。

然而沒有人反對,或者害怕朝廷威勢認為不自量力什麽。隨著與朝廷接觸越多,還交戰過後,他們越了解到了朝廷的腐朽不堪和外強中幹,亦打破了生來對於皇權至高無上的敬畏。

連性情最溫和淡泊的林素秋也發生了改變,不然她不會主動讓神醫谷的弟子出來幫忙,真正的醫者,應是濟世救民。

以前她以為只能盡力而為,能救則救。現在她才知道,原來努力一下,她們可以救天下人。

林素秋是不願意讓神醫谷參與江湖紛爭,可是解救眾生疾苦,便是老谷主也同意的。

聖教的人本就離經叛道些,一旦打破了心頭的那點忌諱之後,立刻大力支持教主,爭霸天下。朝廷無道,各地已出現起義勢力,憑什麽他們不行。要地盤有地盤,要錢有錢,要糧食有糧食,現在連私人軍隊都有了。

在江湖稱王稱霸算什麽,要謀就謀天下江山。

*

當敗訊傳來時,朝廷那邊也是嘩然一片。

其實最開始,朝廷只當是江湖匪類作祟,不放在心上,連遣兵調將去剿滅都是一拖再拖,拖了大半年之久才到了長陽山,未曾想對方短短兩年間已成氣候。

不過是群平頭百姓江湖草莽拉起的私軍,卻用兵如神,勢如破竹。不但敗退朝廷來軍,還一連又占下數座州縣。

年過五十沉迷酒色的老皇帝,還難得雷霆震怒了一把。

也是覺得朝廷竟然被小小的江湖幫派勢力欺到了頭上,傷了尊貴顏面,隨即下令出兵蕩平此教。

然而平叛需要錢糧,奈何國庫早已空虛,早就被追求長生不老煉丹的老皇帝,還有寵信的一幫臣子也霍霍得差不多了。連之前的連連天災,都不願意出錢,何況眼前的人禍。

就在朝廷頭疼之際,洛喬麾下的聖教也發展迅速,不僅攻城略地,而且都在短時間內控制了新的地盤,善待百姓,治理有方。令原本就對聖教尊崇的天下百姓更加信服,可以說人心向往之。

洛喬一邊訓練軍隊,一邊教授手下人兵法之道。她穿越的許多世界裏也曾有過類似經歷,所以倒是信手拈來。經過種種事,手下這幫教眾也早已脫離了江湖習氣,在洛喬的鞭策之下,不斷學習努力跟上自家教主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