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種田農女世子妃完結

連洛喬也沒想到姜梧最後會坐上那個位置。

可能是她在外飄的太久,都沒怎麽關注京城朝廷的消息,對姜梧這孩子也是放養著的,只要沒有性命之憂,隨便他怎麽折騰。

初收到信函時,她正在東海一個小島嶼上垂釣,這信又是經過了一兩月奔波才送到她手上。

訊息落後已久的洛喬這才知道,她曾經見過的那位天子堂兄已經逝去了,而那個聰慧執拗的瘦弱少年已經當上了皇帝,還給她封了一個安國長公主。

其實這個結果仔細想想,也不那麽令人意外。

天子無嗣,勢必要從皇室宗親中挑選儲君人選。

因為當初立下大功,姜梧身為姜寧的胞弟,早已經不是罪逆之後,庶人之身,而是堂堂正正的高宗之孫。與嫡系相近的血脈,讓他完全有資格參與競爭嗣君之位。

宗室中擇選儲君不講究嫡長,更以賢能為先,而姜梧又是經過洛喬一番認真調/教的,能脫穎而出不奇怪。生父生母又都早喪,過繼先帝這一脈也減少了很多麻煩。

一切兜兜轉轉,因緣際會。

洛喬這般想道,放下信函,又繼續拿起了垂釣的魚竿。

“主子,我們何時啟程回京?”身邊的丫頭問道。

因著見到了乘船過來的信使,手下人也都知道了主子的弟弟登上帝位,連帶著主子也被封為長公主的事,都激動歡喜不已,要不是熟悉主子素日的性情,早就改口喚做殿下了。

“再說吧。”洛喬這般慢悠悠的態度讓手下人看著也著急。

遠在京城的姜梧也眼巴巴地等著阿姐回來,他命人修建的公主府也在日夜趕工中,恨不得一天三封信地詢問阿姐什麽時候啟程回來。

這些年阿姐在外遊歷,行跡遍布大江南北的山水,最遠的還在東海邊上讓人建了一艘大船出海去了,當時身在軍營裏的姜梧聽說時,嚇得差點沒從馬上摔下來。

不過後來阿姐又給他寄了不少海島上的特產,讓姜梧稍感安慰,阿姐心裏還是有他的。

姜梧知道她喜歡自由自在遊山玩水的生活,但也希望她能回來看看自己。

也許是被感動到了,或是受不住不間斷的書信,等到姜梧繼位一年之後,洛喬終於姍姍回到京城。

*

當年的汝陽王府已成往事,幾乎被世人快遺忘了。曾經處於話題中心的安洛郡主也長年離京,少有回來。

如今忽然一想起來,京中的高門權貴又更加嚴厲地警告家中小輩,無論是知道這位的,還是不認識的。

作為天子嫡親的姐姐,地位更是今時不同往日了。

“阿姐,你這次回來就在京城多待些時日,看看朕讓人修建的公主府合不合你的心意,如果不喜歡還可以再換。”

“還有你的封邑我還沒想好選那裏,想問問你喜歡什麽地方,這塊地方有豐厚鹽邑,那塊地方山水秀麗,還有溫泉,離京城還近,朕要是出巡還能常路過去看看……”

洛喬原以為只有在寫信的時候他才會一口氣說那麽多,沒想到是真人已經變得這般嘮叨不休了。

眼前身著玄黃龍袍的年輕天子,似乎很高興實現了當初的承諾。

“從今往後,再也無人能欺負我們了。”

盡管他沒有說,洛喬依舊能從他臉上看出這份高興來,她也能想象到這五年來他的努力奮鬥,又經歷了多少,才變得這樣成熟,登上這個位置。

洛喬與他聊起許多在外的事,哪怕這些都有在書信中提到,或是他讓人仔細打聽過,但姜梧依舊聽得很認真。

因為樂平所邀,洛喬還去過潯州。

樂平性子溫和悲憫,由自己身上的事也推及世間的女子,體諒其不易,也想做些什麽事情。

因著朝廷推出了新式紡織機,樂平也在洛喬的建議下,讓潯州大量推廣這種紡織機,令許多平民女子能夠依靠自己賺錢生活,另外便是以其名義建立慈幼局,收養那些孤兒棄嬰,尤其是女孩。

在民間被溺死的女嬰不在少數,這些事情往日錦衣玉食的樂平從不曾聽聞,真正了解了一番才發覺觸目驚心。

樂平自己雖無法生育,但也是很喜歡小孩子的。

之後更是願意拿出自己的身家食邑救助這些可憐的孩子,建立慈幼局也是為了能給她們一方容身之地。並且依洛喬所言,待長大後可以教她們讀書識字,或是由工坊的繡娘教授一計之長。

正是為了幫樂平完成這些事,洛喬還在潯州待了一年之久,為此姜梧當時還有幾分小小的嫉妒呢。

這幾年來樂平就一心撲在了建慈幼局,幫助婦孺弱勢群體的事業上,名聲越來越大,連洛喬在其他地方也聽人提起,贊頌不已。

樂平也的確對此很上心,在潯州嘗試一番初成規模惠及百姓之後,還與周王妃一起組織想在京城也辦起同樣的慈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