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危言(第2/2頁)

顏山農先捧了趙昊一把,接著話鋒一轉道:

“然而我華夏自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便奉行愚民之策。及至禮教大興,對民智的毀滅更是登峰造極!所以千年以降、及至今日,民心從不是平民百姓之心,而是縉紳地主、宗老族長之心!”

“你辦學校確實在開民智,但時日尚短,規模還是太小,大部分學生又都讓你弄到海外。所以除了你的老巢蘇松,別處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舊!老百姓依然聽縉紳的!”

“不錯,過去二十年,貴集團以利誘之,確實收攏了江南乃至東南縉紳之心。但一旦貴集團與朝廷決裂,他們能不能還跟你一條心?會不會反水?我看懸!”

“朱明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得國名正言順!享國二百余載矣,在天下人心中,這天下姓朱,早已是天經地義之事!”顏山農又語重心長道:

“大明這百年來,平頭百姓靠讀書出頭者鳳毛麟角,科舉正途以為高門大戶壟斷。故縉紳者恒為縉紳,草民者恒為草民。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故事,只存在於小說話本之中了。”

“就說趙賢弟你吧,令尊狀元及第,位居次輔;令祖也是進士出身,以侍郎致仕。”何心隱道:“那些縉紳固然沒有你趙家世代簪纓的顯赫,卻也都功名不斷,牢牢占據了人上人的位置。”

“既得利益者。”趙昊送他一個精確概括詞。

“說得好!正是一群既得利益者!”顏山農拊掌贊一聲道:“這些人是最希望穩定的,最不願意冒險的。所以在朝廷和貴集團中間選的話,怕是絕大多數都會選擇維持現狀的!”

何心隱又冷聲插話道:“其實他們現在跟不跟你一心都難講!”

趙昊不由眉頭一緊,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

“在大明這個地方,錢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權,有權就會有錢,有錢卻不一定能有權。不錯,東南縉紳跟著你,確實越來越有錢了。但問題是,窮鬼們的日子改善的更明顯。”何心隱用他充滿諷刺的腔調道:

“幸不幸福是靠比較的,我有一個饃你沒有,我就比你幸福。但若我有一千個饃,你有一百個,雖然我的饃更多了,但因為你也能吃飽,便不好說我比你更幸福。所以金錢增長帶給他們的滿足感,其實不如想象的那麽大。如果他們有得選,比起自己有更多饃來,定然更希望讓窮鬼永遠沒有饃!”

“所以他們跟你幹的主因不在發財,最主要在於跟著你能作威作福!獲得淩駕於官府之上的權力和地位!你在各縣成立的那些開發公司,事實上架空了各縣的官府——他們在開發公司當個董事,就能堂而皇之的決定這個縣的大事小情。而不像以前那樣,只能暗搓搓的施加影響。所以他們都爭先恐後的加入你!”

“他們支持你開發海外的目的也一樣——是為了滿足在大陸無法滿足的權力欲。他們是想當土皇帝,肆無忌憚的生殺予奪!是想把自家的族人、家仆大肆安插到海外,得到一塊進可以世代吸血,退可以安身立命的采邑!”

趙昊的眉頭皺得更緊了,這個何心隱,真是開膛破肚,把人的陰暗心理全都曬了出來。

“可這次,他們沒有如願。你成立的那個反貪瀆調查基金會,這些年幹掉了五六千人了吧?其中那些大戶人家的子弟家仆出身的,占了很大比例吧?”

“什麽出身都有。”趙昊輕咳一聲道:“並不是只有大戶的家人,窮苦出身的一樣會貪瀆。缺乏監管和懲教,沒有幾個人能抵擋住腐化的誘惑,只能有貪必反。”

“看看,像話嗎?居然把我們的家人和窮鬼一視同仁,像話嗎?我們的特權去哪兒了?”何心隱便大呼小叫、大驚小怪起來。

“嗯。”趙昊點點頭,聲音很是低沉。他忽然發現,不知何時,自己把手中卷煙的過濾嘴,整個掐掉了。

“但你現在呢,至少在海外已經不指望他們了——你的免費教育已經成了氣候,窮苦百姓的孩子一批批被你培養成才,根本不需要他們那些只知道之乎者也的讀書人了!他們心裏真的不恨嗎?!”

何心隱滿眼挑釁的看著趙昊,幸災樂禍道:

“只是因為他們還要指望你的書院考科舉,所以敢怒不敢言。可你們要是跟朝廷決裂了,誰還敢再上你們的書院?他們馬上就會讓你嘗嘗,什麽叫翻臉比翻書還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