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一本盜的男主演(第2/2頁)

“但送進這宋厝巷的傷號,除了傷到要害、失血過多的那些,經過醫院的救治基本上都能活下來。”潘仲驂一臉震撼道:“果然是名師出高徒,幾位高足的醫術,已經盡得三位神醫真傳了!”

“我們一身醫術確實是恩師所授,但我們師父都承認,是科學讓我大明醫學煥發了新生,獲得了遠超前代的成就。”龐憲年紀輕輕就能當上醫院之長,那肯定是有原因的。只見他滿臉崇拜的望著趙昊道:“是公子發明了顯微鏡,讓我們可以一窺微生物的世界,了解了細菌致病的原理,這才能有效預防感染。”

“預防感染?”潘仲驂好奇問道:“病菌又是什麽?”

說來慚愧,他雖然是江南書院的總教習,但始終的重點始終在科舉,對科學並無太大興趣。

老人家嘛,對新生事物總是本能的排斥,可能是因為新事物會有損他們的經驗優勢吧……

潘仲驂這還算不錯,至少在親眼見識了科學的威力後,他能感到服氣,並虛心求教。

“打個比方說,兩人同樣都是骨折,一個是開放傷……也就是露出骨頭茬子那種,那這個病人原先就很難痊愈,傷口會化膿潰爛,只能截肢。因為若是截肢不及時的話,毒性還會蔓延到全身。”說話的是李淪溟的得意弟子陳實功。

別看他還不到二十歲,但自幼跟隨李淪溟學醫已有十年,如今已是很優秀的外科大夫了。不然李淪溟也不會放心讓他跟著南下,擔任東南醫院的外科主任。

有趙昊這個年輕的東家在,江南集團體系內也沒法歧視年輕人。再說陳實功醫術高明,在醫學科學方面,造詣甚至比他師父還深,所以趙公子欣然同意了龐憲對他的任命建議。

“而如果骨頭沒有戳破皮肉,也就是沒有傷口的話,我們只要復位重接,病人的情況很快就會好轉,基本都能痊愈。”穿著白大褂,帶著金絲眼鏡的年輕人侃侃而談,讓趙昊生出一種穿越回四百年後醫院的感覺。

“究其原因,就是前者的傷口暴露在空氣中,引起了細菌感染。而後者沒有傷口,自然就無從感染了。”陳實功淡淡道:“那麽反過來想,我們只要有辦法殺滅細菌,那不就可以防止感染了?”

“這樣啊……”潘仲驂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又問道:“那怎麽才能防止感染呢?”

“我們用開水煮沸手術儀器,用消毒劑給病人的傷口消毒,基本就可以殺滅絕大部分病菌了。”龐憲接過小陳的話頭,含糊答道。心說回頭還得提醒他,這可是醫院機密,不可為外人道哉的。

“你們用什麽消毒?”趙昊卻沒有配合龐憲的意思。他始終認為醫學不是別的學科,不應該敝帚自珍的,那樣會少救很多人的。當然,這個人指的是大明子民,不包括外國人……

“還是酒精。”龐憲只好老老實實答道。

“不是說沒有制取設備嗎?”趙昊不解問道。

“公子不是教導我們要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嘛。”龐憲頗為自得地笑道:“我們就改造一下城內的燒酒鋪子,通過蒸餾燒酒得到一些酒精,將就用於醫療器械和手術消毒。”

“但醫用酒精的酒精度必須在75度左右,不管高了低了都會很影響效果吧?”趙昊追問道:“你們這邊沒有酒精計吧?”

其實酒精計的原理很簡單。就是根據酒精濃度不同,比重不同,所以浮體沉入酒液中排開酒液的體積不同的原理而制造的。

因此酒的濃度越高,酒精計下沉也越多,比重也越小;反之,酒的濃度越低,酒精計下沉也越少,比重也越大。

但與溫度計的問題一樣,就是造出來雖然不難,但要保證精確度,就必須往大裏造。所以到現在,江南精密儀器廠依然造不出人體溫度計,還在苦苦提升制造工藝。

連人體溫度計這麽重要的儀器都造不出來,酒精計這種冷僻儀器的小型化就更別想了。在江南醫院酒精制造車間裏,是用一台半人高的酒精儀,噸噸噸注入酒精二十斤,來得到一個度數的。

這麽大的玻璃設備自然很難走陸運,而且潮州也沒這麽多酒精可供測量啊。所以醫護團南下時壓根就沒帶酒精計。

“這個麽,”龐憲略有些尷尬的瞥一眼潘仲驂,小聲道:“不是有潘部堂嗎?”

“哦對。”趙昊一排額頭,怎麽把這茬忘了。那可是連礦石品位都能測出來的人肉精密儀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