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金陵盛會(第2/2頁)

可惜最有錢的那位金主是地主,不好搶了賓客們的風頭。是以趙昊只吩咐為每位登台女史送上金花百朵,不偏不倚的保證她們最起碼的體面就算了。

呃,百朵金花是一千兩銀子,八十一位女史就是白銀八萬一千兩,足夠東方不敗李卓吾買下拙政園了……

人們不禁紛紛贊嘆,趙公子真是惜香憐玉的佳公子啊。怪不得這些年,秦淮女史們爭相想要梳籠了他,都沒一個能得逞,也不知最後誰能啖到他的頭湯。

但趙昊其實多慮了。

能從活地獄般的教坊司中出落起來的女史們,可不是光靠美貌才藝的,她們的心機手段無一不是出類拔萃,除了開車熟練外,還深諳各種套路。沒一個是真正的白蓮花,剖開了一看都是七竅玲瓏心。

尤其能入圍決賽圈的這八十一位女史,大都已經在秦淮河小有名氣了,其中又以清倌人居多。想要梳籠她們的恩客多了去了。

自從決定要參加蓮台仙會起,她們便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起來。請恩客們吃飯軟語相求,放下架子撒嬌,給大爺唱曲,隨老色胚揩油……總之使出渾身解數,也要換他們今天刷火箭……哦不,買很多很多的金花投給自己。

恩客們被哄得五迷三道,自以為這下可有表現的機會了,無不腰纏萬貫而來。輪到自己支持的女史登台表演時,便在雪浪那廝的煽動下,瘋狂的購買金花送上台去。

非但不同女史的支持者們在拼命較勁,同一個女史的不同支持者之間,居然也在較勁。你送五百朵,我就送六百多!你送一千朵!我就送一千零一朵,總之要在自家女史的土豪榜上排第一……也不知當了第一有什麽福利?

但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你自身的素質不行,光靠托兒刷,是帶動不起廣大看客慷慨獻花的。

不過不用擔心,昨日初選時,九十九位經驗豐富的花榜考官,已經細細篩選過一遍了。

要知道,自兩宋起,開花榜品名妓就風行一時。到了國朝,風月行經過百年沉寂後,如今心學大興,士人得以從理學壓抑中掙脫出來,變本加厲的形成了縱欲之風。社會風氣日尚奢靡,狎妓宴飲成為風流之舉,能與名妓交往更是光彩至極的人生成就。

雖然起初品藻名妓乃無聊時的遊戲,但經過以唐寅、王世貞為首的一代代文人騷客的廣泛參與,使之成為了一種風雅時尚,並制定出了整套的評判標準:

一曰品,詩文典則出眾者勝;

二曰韻,氣度豐儀脫俗者勝;

三曰才,琴曲調度上佳者勝;

四曰色,樣貌穎秀拔群者勝。

此‘品、韻、才、色’四者缺一不可,這種標準拔選出來的女史,各個秀外慧中,身懷絕技。此時拿出壓箱底的功夫博君喜愛,那真是春蘭秋菊、各擅勝場,哪個都不會讓看客失望的。

在一片狂熱的氣氛中,看客們徹底頭腦發熱,恨不得把身上的犢鼻裈都換成金花,投給自己支持的女史。

待到中午時,決出了能登上金釵冊前三十六名。而花台上累計收到的金花、銀花,折成銀兩已經超過兩百萬兩了……

不過這些錢也不會全到女史手裏,因為主辦方會跟她們三三分賬,三成歸女史,三成歸小倉山,三成歸紅樓詩社,還有一成,則歸上元縣和應天府平分了。

不然怎麽敢折騰這麽大?

“這怎麽好意思呢。”坐看十萬兩銀子入賬,老縣令張東官都快樂顛兒了,對一旁的趙昊眉開眼笑的直搓手道:“要是這蓮台仙會一年一開就好了。”

“哈哈,沒區別的,一年一辦的氣氛可差遠了。”另一邊的華伯貞笑道。今天他也投出去五萬兩,不過都送給一位叫蔣玉蘭的清倌人了,可謂下了血本。

唉,這得賣多少袋水泥啊……

說起來,這條最大、位置也最好的畫舫上,居然把趙公子在江南的朋友圈基本湊齊了……除了年紀太大的華太師、王夢祥,在家居喪的徐邦瑞,還有發誓再不為妓女花一分錢的項元汴外,幾乎都被邀請來了。

可見美女的吸引力就是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