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務本書院一鍋端(第2/2頁)

馬一龍親自侍奉的土地,年產穩穩超過十石。史繼志等得意弟子,也都能達到九石。

他有一個強烈的願望,就是想看看如果統一采取嚴格管理,到底能不能復制務本書院的高產。

如果不能,自己追求的就毫無意義。

反之,則死而無憾。

……

所以當馬一龍聽完趙昊農莊的管理結構、獎懲制度後,整個人都坐不住了。

去昆山!那裏就是自己最好的試驗場!

“多了不敢說,早稻三石,晚稻四石敢打包票。”馬一龍斬釘截鐵道。

“那一年就是七石……”趙公子驚得筷子都掉在了桌上。

六十萬畝地全種兩季稻,一年就能收四百二十萬石!

當然,有一半的土地是要種桑樹和棉花……因為這兩種經濟作物的獲利,是種糧的兩倍。

當初趙昊根本沒打算靠種糧獲利,他指望的是桑棉之利。

可馬一龍這一番保證,讓他單單種糧都可以發大財了……呸,才沒有,本公子又不是為了發財。

“只是……”不過這位神農的顧慮,也真不是一般的多。他又看看自己的書院,還有那些扛著鋤頭準備下地的學生,有些犯難道:“我這些學生怎麽辦?”

“當然是一起去了!”趙公子可是存了打包帶走的念頭,大笑道:“把務本書院搬到昆山去,咱們把規模擴大,一批一批的培養農技員!還可以不斷派回溧陽指導農民脫貧。”

“而孟河先生指導農業之余,還可以借助研究中心的力量,進行農業研究。農業研究有了成果,先在江南公司試驗,成功了就可以在江南乃至整個大明推廣!這,難道不是孟河先生的理想嗎?”

“是。”馬一龍終於無話可說,點頭道:“就這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