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又是一條發財路(第2/2頁)

便見西山島特產耐火磚築造的爐膛中,早放進去的石英砂,已經被燒熔成亮黃色的糖稀狀。

一名工匠將一根槍管似的五尺鐵管伸進爐膛中,像蘸醬一樣裹出厚厚一團玻璃液,這一步叫‘挑料’。

挑出的玻璃液,必須在三分鐘之內完成塑形,稍一遲緩就會凝固。

只見那玻璃工匠站在高高的台子上,雙手握住鐵管,嘴巴貼在尾端,深吸口氣使勁吹去。

吹個球,吹個大皮球……哦不,吹個大玻璃泡。

工匠一邊吹還一邊快速旋轉鐵管,玻璃泡緩緩落在表面光滑的鐵盤上,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向外擴展,形成表面光滑平整的大圓盤。然後那工匠輕敲一下吹杆下端,玻璃便與吹杆斷開了。

這一步不僅需要很強的臂力,還需要非常大的肺活量。

別看這幾下,那都是積年累月的功夫,整個大明就只有琉璃局有這種技藝高超的工匠。

趙昊花了一萬兩銀子,才挖來了這十位師傅。而且只有半數能吹玻璃的。

這時玻璃板已經開始冷卻,還要再回爐一次烤軟,然後用個表面鋥亮的雙柄鐵輥,像擀面一樣將玻璃板擀得均勻平整,最後送去隔壁退溫爐中降溫,三天後就是成品玻璃了。

趙昊等不了那麽久,他感覺自己都要被烤熟了,便趕緊離開了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