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三連質問(第2/3頁)

看時,楚舜一直想什麽時候能交集,但最後還是沒有,卻有一種很奇妙的感覺。

楚舜在半個月的時間內,看完了52部影片,選擇了開幕電影《一頓飯》。

末了,是評委會討論最激烈的環節了,要在六月14號前,把各個獎項選出來。

手機電影節短片大賽、電影頻道傳媒大獎、亞洲新人獎這三個單元就不說了,不是主競賽單元還好。

忘記補充一句,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是不是感覺很耳熟,之前楚舜也得過,但不是同一個,雖說都是六公主辦的。

名字相同,一個在自己的辦公大樓頒獎,另外在電影節上頒獎。

不僅如此,電影頻道傳媒大獎的評委組還並不是同一個,就跟戛納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和電影基石、短片競賽不是同一個評審團概念差不多。

請把任性打在公屏上。

值得一提的點是,電影頻道傳媒大獎單元的評委組的組長也是楚舜,他是28屆以來電影節最權威的評委主席了。

開玩笑,連金百合獎楚舜都拿了,一早他就是被六公主選中的男人!

最佳女演員獎和最佳男演員獎、最佳編劇獎、最佳攝影獎以及藝術成就獎,這些獎項沒有什麽能夠爭議的。

因為52部電影中,有演技特別拔尖的,也有劇本寫得比較好的。

有爭議的是金爵獎、評委會大獎、最佳導演獎這三個。

“金耀華的《一頓飯》,我認為形式太大,表現主題晦澀,最多給評委會大獎,金爵獎我認為應當頒給小林常吉的《無慘之月》。”

小林常吉是在戛納電影節與楚舜碰過的導演,並且還獲得了戛納電影節的最佳編劇。

也不知道是偷懶,還是其他什麽,《無慘之月》劇本並不是小林常吉自己寫的,並且楚舜認為拍攝得感覺不認真,可能小林常吉自己也有情緒,才沒有參加歐洲三大電影節,跑來參加魔都電影節。

說句實在話,獲得一個藝術成就獎就不錯了,反正楚舜是這樣認為的。

“不要因為尤育是柬埔寨導演就完全無視,《珠山玫瑰》也是很優秀的作品,最佳導演應該給尤育,《一頓飯》作品內涵太淺。”

在五十二部作品中,楚舜最喜歡的,就是《一頓飯》和《珠山玫瑰》,珠山玫瑰這部作品是改編自涅·泰姆的同名小說。

毫不客氣的說一句,本身柬埔寨的文學也就那樣,被佛教文化荼毒的比較嚴重,而涅·泰姆是少見的大作家。

“藝術又不是講道理,非要看完後讓懂什麽,我覺得《一頓飯》很好,點到為止的留白特別舒服。”

吵吵嚷嚷,都想要說服別人,雖然是經過投票決定,但作品在的位置很重要,拿《無慘之月》舉例,不少評委想讓小林常吉拿最佳導演,有的評委則想頒發給金爵獎。

“爭吵是沒有辦法有結果的。”楚舜道:“先解決評審團大獎,諸位開始第一輪匿名投票,作品不止於《一頓飯》、《無慘之月》、《珠峰玫瑰》這三部作品。”

最終《珠峰玫瑰》和《一頓飯》打平,各自擁有17票。

楚舜道:“那麽第二輪匿名投票,在玫瑰和一頓飯選擇,可以棄票。”

投票很快速,包括楚舜在內51張票,其中珠峰玫瑰22張,一頓飯20張,剩下的評委棄票。

最後剩下最佳導演和金爵獎了,一般來說,這三個最後的大獎是不可能重疊,就連《天堂電影院》都沒有同時拿到兩個。

最後小林常吉還是以名氣獲得了最佳導演,而《一頓飯》以31票獲得了金爵獎。

“我覺得我們國際電影節,既然有國際兩字,就應該多考慮國外的作品,不能總把最高獎項發給自己國家的電影。”有個黑框眼鏡評委他是一直說著不喜歡金耀華的《一頓飯》,所以當投票結果出來後,當眾說了這樣一段話。

“你等會。”楚舜起身,其他人見主席起身反駁的話都吞了回去。

楚舜拿著手機,收索了一番資料,然後道:“我往前翻了翻,歷屆獲得金爵獎的有伊朗、瑞典、外蒙古、俄羅斯等,近五年都沒有一位華人導演過得金爵獎。”

“所以總把最高獎項發給自己國家的電影是什麽意思?”楚舜沒等這人回答:“除我之外五十位評委中,有三十四位都是國外的電影人,我沒有權利公開每位評委的投票,但明明是《一頓飯》超過一半以上的票數獲得了優勝,為什麽不給頒發?”

“最後,你是在教我,即使華夏電影好過國外電影,為了[國際]兩個字也要讓路嗎?”楚舜三連質問,把黑框眼鏡評委說得啞口無言,一來他不敢當面和楚舜懟,二來他也被三連問給問懵了。

“李倩。”楚舜了一聲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