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戰事(四)(第3/3頁)

……

姜鏑的急迫不是沒有原因的,千軍易得一帥難求,一人可抵千軍萬馬——這話雖然誇張了些,但穎國公蘇闕的到來,一定能夠動搖眼下的昌州戰局。

三軍裏凡是能夠被稱為“帥”的,都是定海神針一般的人物,無論威望、經驗、能力都不是姜鏑一個水軍左師提督能夠相較的,更何況蘇闕本身就出自昌州世家,在東海水軍中名聲不可謂不響。

五年前,敬王同母的長兄齊王興兵作亂,就是被穎國公親手殲滅的。如今時事變遷,一樣的舉旗謀反,又輪到敬王,對底下跟隨的這些亂臣賊子來講,面對穎國公,內心深處不免會有種“歷史重演”的恐慌。

軍心動搖,是為大忌。

這一點姜鏑明白,敬王當然也不會忽略。

像穎國公蘇闕這種角色,用個不那麽恰當的詞,是把“雙刃劍”。他如同一塊定心石,人還在路上未到陣前,都能讓穎海心有倚仗、士氣凝聚。那麽有正就必有反,倘若蘇闕半道身死,或者亡於敵手,屆時軍心之渙散慌亂,穎海恐怕就不是蘇朗一個年輕公子能夠穩得住的了。

就像齊王當年暗殺朔州總督顧崇山,彼時的世子顧彥時可比如今的蘇朗在軍中要有名望,可那會兒若不是顧彥時的祖父、年逾花甲的老鎮國公顧翰重新披掛壓陣,朔州鐵騎今日的統帥絕不會再姓顧!

如今老國公蘇淮正在病中,蘇朗只有他自己,如果穎國公蘇闕身死,穎海幾乎必倒。

敬王軍中雖然沒有這麽一根“定海神針”的帥,但是他有可以斬斷定海針的刀!

——蒼梧武尊方鴻禎,在大胤南半江山的威名,比蘇闕在軍中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是敬王最堅實的倚仗,也安了雲昌宛三州許多跟隨敬王謀反之人的心。

這位所向披靡的大乘境,現在正持刀候在昌州邊界,等待“定海神針”奉上他的人頭。

……

深夜,寧州。

從靖州西北絲路道趕來的穎國公蘇闕,在前去接應的天子影衛的護送下,順利抵達寧昌邊界。

暮色四合,他們並沒有直接越過邊界到距此不足百裏外的驛站休息。天子影衛反而引著蘇闕繞了路,去往與驛站不同方向的寧州駐軍暫駐地。

寧州總督的副將一早便收到過帝都傳來的密令,親自帶著兩個人到轅門處將穎國公低調迎了進去。

甫一踏進營帳,蘇闕迎面就看見長案前站著一個人,眸中含笑,目光正對上自己的視線。

蘇闕記得他,陛下身邊的禦前侍墨,鐘離楚氏的子弟,漓山少主葉星琿的師兄。

三月十五,九州四方家主入京述職,帝都皇宮紫宸殿前,蒼梧武尊方鴻禎曾在眾目睽睽之下突然出手試探過這個年輕人,而大乘境前,他卻連眉頭都不曾皺一下。

蘇闕當時便覺得這個叫楚珩的年輕人並不像一直以來他在武英殿裏所展現的那樣,反而可能,來歷非同一般。

果不其然——

“國公。”楚珩微微笑了笑,擡手向蘇闕行了個後輩的禮,“在下漓山姬無月,奉陛下旨意特來此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