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行卷

楚珩看向穆熙雲一並帶來的那只書匣,問道:“這是什麽?”

穆熙雲打開,從裏頭隨手拿出一張卷軸遞給他,說:“恩科應試學子投到漓山門下的行卷。”

“行卷?”楚珩蹙了蹙眉,拉開卷軸掃了一眼上面的辭賦文章,說,“這東西不是該投到禮部麽?”

穆熙雲笑盈盈地看著他:“論規矩確實應如此。”

——但是僅僅投獻到禮部哪裏夠啊!

從烈帝開科舉至今,不過興了短短幾十年,中途或改或易,在太後臨朝稱制期間曾一度名存實亡,到陛下親政才被重新撿了起來。

科舉推得艱難,皇帝難,受惠的寒門學子也難——科舉一開,各大世家的嫡系子弟依舊及冠後上品入仕,核心不改,可那些旁支偏系就得和普通學子們一起下場參試;而原先寒門庶族要想登天子堂,得先投身至各世家門下效忠,才有中上品入仕的機會,如今有了科舉,卻是卷子一考就行了——這便動了世族的根基,談何容易?

皇帝有皇帝的思量,世族也有世族的利益,彼此相互掣肘,各退一步,於是興科舉,但卷子不糊名。

繼而就有“行卷”——主試官評判名次時,除了閱考卷外,有權參考學子平日的作品及才譽。因而帝都會試之前,應試學子要將自己平日的上乘之作寫成卷軸,投獻到主持考試的禮部,此謂“行公卷”。

有公就有私,現下楚珩手裏的就是“私卷”了。

“漓山嫡系雖然不在帝都,但葉氏族人有不少在朝中任職的,年前來露園送節禮,你也都見過了。”穆熙雲說,“咱們漓山本就居大胤十六世家前列,恩科主副考官暫且不論,至少同考官裏必有漓山一席,此外遵照國法,漓山兩位大乘境,再加兩席。所以寧州應試學子求引薦的,行卷大都投到這裏了。”

天下九州,除卻中州在天子腳下沒有勢力劃分外,其余各州都有學子們可拜的“山頭”——朔州是北境顧氏;靖州有慈綏謝氏;寧州的漓山葉氏;慶州堰鶴沈氏;越州博康林氏、榆陵容氏;宛州澹川顏氏、望溪端氏;雲州蒼梧方氏;昌州最為特別,豪門林立,十座城裏恨不得八處是世族本家,蕭蘇韓周聞,尤其前三者,蕭侯不用爭都是必定的副考官,蘇公是先帝欽點的輔政大臣、天子股肱,而韓氏的老國公有“學聖”之稱,裕陽乃讀書人的朝聖地,更是不必多說。

這裏頭,又數顧、謝以及漓山最好拜,前兩者是軍權世家,族裏旁系子弟少有科考的,保薦起外頭的寒門不用留太多余地。漓山也差不多——比起寧州的另一著族鐘離楚氏,其下旁支眾多,人人都想入仕,楚氏引薦起來總得先論關系,緊著同宗同姓的自家人——而漓山嫡系遠離帝都朝堂,又不大與其他世家往來,沒有那麽多人情世故要講,只需看學識水平、文章優劣予以保舉,因而寧州自認有才的寒門學子多愛往漓山葉氏門下投獻行卷。①

“這些文章卷軸從前都是你齊師叔著人看的,今年你來了自然就由你做主了。漓山的三名同考官,留一個給宗族裏在朝的,沾你和你師父的光得的那兩席,你看著辦就是了。”穆熙雲道。

楚珩點點頭,視線落在手中的卷軸上,薄薄的一張紙就承載著一個人的前途命運。決定會試名次的考官多是各大世家出來的,除非有“一覽眾山小”的傲然才氣,否則那些普通優秀的人要想得個好功名,僅僅只“行公卷”到禮部如何能夠呢?

但凡能尋到些門路的,都要先拜拜山頭。人從哪個山頭出去,日後登科及第,就欠了“山頭”的一份知遇之恩,出將入相,無論走到哪裏,都是要還的——這便是世族的人脈。所以各大世家才要全力爭奪主、副、同考官的名額。

這些能到他手裏行卷的還算是幸運的,外頭大把的人連投獻的門路都沒有。他們不姓葉也不姓楚,要想出頭,就得付出世家子弟十倍的努力,學成十倍的優秀。

可縱使這樣難,都已經算好的了。從前論品取仕的時候,要講出身品第,寒門庶族想出頭,要還的不只是“知遇之恩”,投靠到哪家就打上了烙印,幾乎是一輩子的效忠了。如今有了科舉,好壞總有條路走了。

——只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楚珩看了一遍手上這份策論,是寧州一個姓吳的學子作的,名字倒是起的挺大氣,叫——吳不知。膽子也夠大,人家行卷都獻詩詞文賦,唯恐觸了主家忌諱,他倒好,直接投策論,議政事砭時弊。

一份份的看下去,一下午的時光不知不覺就這麽過去了。傍晚春蒐結束,淩燁從前頭回來,看見書桌上的一堆卷軸,翻看兩眼,隨口道:“你師父將漓山門下的行卷都交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