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良善(第4/4頁)

“不吃燕窩了,好上烤魚了。”周華也樂:“聽辛語說,有時一天能吃兩條兩斤重的魚。”兩斤重的魚,剔去魚頭魚骨內臟,肉也不少。

她本來就好吃魚。楚陌笑容洋溢:“你修整兩日,將庫中的那些戰利運回府裏。”蒙運城到底是大,城主府和各府官宅中藏寶不少。沒跑掉的城中富戶昨日接連送供來,他是來者不拒。

“是。”

楚陌斂目:“回去讓殷晌順著樟雨查一查,看她跟了誰,然後著人盯著。”樟雨換主子,接著辛語娘上門。兩件事一前一後,沒間隔幾天。

“是。”

冷瞥了一眼扒門口那人,楚陌擺手示意周華退下:“把門帶上。”他一點都不想見常威俠這張糙臉。要不是那一攔,他就拿了完顏清河了。如此,說不定年前便能攜遼、漠兩降書歸家。

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他若是趕不上媳婦生產,就唯常威俠是問。

常威俠苦臉:“楚兄弟,我再給你賠不是。”事情重來一回,他還是會攔著。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胡虜子在戟上抹了毒,那不完了?

門關上,楚陌將箱中衣物一件件拿出放到床上。小後代沒鬧騰她,真好。待床上鋪滿,展臂倒下,深嗅一氣,閉上眼睛,呼吸漸漸平緩。

安安,對不起。你懷著喜,身為丈夫,我卻不能陪在你身邊。等我,我給你太平。

這一次,他一定要打到東遼、北漠痛極,三十年內再不敢也無力犯大景。三十年後…他老了,就是要打仗也輪不到他領兵。

至於盛世,雙目一睜,楚陌留戀了稍稍,從床上爬起,他要給皇帝寫封信。

九月,京裏漸寒。汪香胡同依舊平靜。中旬,南徽那傳來戰報,永寧侯父子領南風軍將西疆、南夏打退,並乘勝追擊。大景境內再無外敵,京中熱鬧翻天。南城舞獅,北城雜耍,西城炮仗震響。東城最含蓄,各家門前屋後大紅燈籠高高掛。

楚府,吉安聽聞月娘又來了,不禁發笑。不多會,身著桃粉襖裙,兩腮打了胭脂的辛語領著她娘到正房,見姑在笑,自己也害羞。

“給您請安了。”月娘屈膝行禮,今兒她臉上也塗了粉。既閨女出息,那她這做娘的也不能總粗裙垢面的。她三天兩頭往楚府跑,要有點拿頭,外人瞧著才不會懷疑。

吉安示意她們娘倆坐:“這件褙子是辛語給做的?”

“是,您賞的緞子。”打聽了些日子,月娘可算是摸到邊了:“那位常來尋我說話的嫦婆子,與駱三房管茶水的麗娘子是一個村出來的。夫家就在駱族大宅後頭的津州府知府家當差。津州知府,您知道是誰嗎?”

吉安凝眉:“不太清楚。”

“姓錢,叫錢北鎧。錢知府的嫡妻雷氏,與通州鄒家二老爺媳婦是嫡親的姐妹。”楚老太爺允了她陜東一百畝地,她這回查事手面寬,手面一寬,話就好說:“通州鄒家大姑奶奶,就是京裏碎花胡同謝府的當家主母。”

碎花胡同謝家,吉安知道:“雍王妃的娘家。”府裏還有個待字閨中的二小姐,要問她怎麽知道的?這得謝謝永寧侯世子夫人。

月娘想了想,還是將未盡的話說了:“原本我呢…也沒懷疑上謝家。但前天聽聞了一事,我就懷疑上。”

“什麽事兒?”吉安好奇。

“您在府裏少有出門不知道,南邊遭反賊霍霍,又打仗,鬧災了。近半個月都有流民往咱們這來,謝府在通州、津州還有罕州的幾個寺院都支起了粥棚,施善。”

吉安彎唇:“這是好事。”

“是好事。”月娘道:“我還特地去瞧了,守了一天。那粥煮得還真像樣,稠稠的。守粥棚的幾個婆子打扮幹凈體面,面目含笑,可親得很。棚那邊沒人多話,有人高馬大的家丁看著,大家都規規矩矩。

可怪的是…吃完粥,各人都知道是京城翠花胡同謝家二姑娘心善。一個待字閨中的姑娘,要這盛名做什麽?”

是啊,吉安笑看月娘。她終於曉得辛語的聰明勁兒是傳自誰了,親娘。月娘說的很在理。就目前京裏的形勢,謝府不該給二姑娘做名聲,而是應偏向雍王妃,畢竟雍王還被皇上拘在皇陵。

“城外流民多嗎?”

“不是很多了。”月娘感懷:“故土安穩,誰舍得背井離鄉?永寧侯爺把蠻夷趕出了南徽,不少流民都往回了。京裏冷得快,他們再停留肯定要受凍。”

吉安輕嘆:“戰亂苦得都是平民。謝家二娘良善,做了咱沒考慮到的事。咱旁的大忙幫不上,幫著捧捧名聲還是能的。”盛名之下,她就是不善也得繼續裝下去,好好地支著粥棚。

京裏多的是高門富戶,會跟著學的。今年寒冬,城外粥棚不會少。皇上要是聰明,借著機會,尋個臣子在朝上喊一喉嚨,說不定還能理直氣壯地來場逼捐,剮那群大臣們一層肥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