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255~256(第2/5頁)

……

抱著這種想法的人並不少,畢竟大部分人手上都有工作,並不能在白天的時候跑去看火車。

除了那些手上有工作的大人外,學校的學生同樣如此。

畢竟假期就那麽點兒,運氣不可能好到正好撞上。

不過好在如今的報紙都是朝廷創辦,民間還不曾被允許也沒有那個條件去創辦並發售報紙,所以同樣作為朝廷創辦的學校,每次報紙發行都會提前派人往學校的每個班級每一樣報紙各送了一份過去。

按照嬴政的意思,這些學生既然注定以後為國效力,自然不能吝惜於對他們的培養。

今日一大早,朝廷便給學校送來了今日份的報紙。

項羽與項禰兩人一大早來到學校,放好書包課本之後便習慣性地去了教師講台,想要拿今天的報紙來看——

兩人看報紙已經養成了習慣。

不過這習慣的養成除了有這時代沒有太多娛樂的原因外,也因為項家的族長,也即是兩人的叔父項梁嚴詞勒令二人必須在空閑時候將朝廷發行的報紙全部看完。

不但看完,回家後項梁還會隨意抽查兩人對某一份報紙上的某一篇報道的理解與感想,不看不行。

項羽性格跳脫,更喜歡小說報與八卦報刊之類的報紙。

但這些報紙往往也是最受學生歡迎的類型,所以當項羽走到講台上的時候,那上面早已經沒有了各種八卦報與小說報,只剩下大秦周報、鹹陽日報與各種學習報、新聞報。

項羽有些不高興地翻了翻,最後挑出了一份法律報——

上面會刊登一些特殊、離奇或比較麻煩的案例,還會刊登這些案例的具判決辦法,從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科普學習類的報紙。

但項羽挑選這份報紙只是為了看上面的案例。

當故事看的時候,其實也不錯。

不過在項羽將法律報刊剛拿起來的時候,立刻有人喊了項羽一聲:“項老大,小說報在我這兒,你要不?”

項羽瞬間高興起來:“你這麽快就看完了?”

說著立刻就跑了過去。

不單單是那一個學生而已,很快又有好幾個學生想要將自己手中的報紙交給是項羽。

項羽揮揮手:“我先看一份,你們先看,看完了再同我換。”

其他人乖乖聽話,馬上低頭看起了報紙。

小小年紀便已初具人格魅力,身邊吸引了一大幫擁躉。

項禰性格安靜沉穩且對小說這些報刊不怎麽看興趣,她更喜歡各種新聞報刊與科普學習類的報紙,而這一類報紙恰巧是學生們最不喜歡的類型,所以即便她並非來得最早的人,也成功拿到了大部分報刊。

環視一周後,項禰將剩下的所有報紙都帶了下去。

然後分門別類,先將新聞報刊抽出來,準備如過去一般一目十行地掃完,再專心閱讀科普學習類報刊上的內容。

但沒想到的是,她這次竟在上面看到了一些出乎意料的內容——

陛下乘坐火車來到桂林郡的時候,正好遇上谷豐侯將最後一點水利工程建設完畢,於是一起乘上火車回了鹹陽。

不過引起項禰注意的並非是這則新聞本身,而是上面刊登的照片。

雖然不是第一次看到,但項禰仍舊為其感到癡迷。

她非常好奇,自己私底下做了好多研究,但無論怎樣也沒能做出那種可以將人的影像留下來的機器。

後來還是老師得知了她的想法後,不但將告訴她這種將影像“存留”下來的技術是由墨家與一群方士聯合發明,還告訴了她這種被稱作照相機的制作原理——

他們已經學過的小孔成像。

而項禰一直沒能制作出照相機的原因也簡單,因為想要將畫面留存下來,必須用到一種特殊的化學材料才行。

項禰沒有。

老師也並不知道:“這種機密事情,恐怕只有等你以後加入墨家或者那些方士所在的化學院才能知道了。”

項禰原本就對墨家比較向往,聽聞此事後更是打定主意以後一定要加入其中。

==·備戰·==

同樣是學生,項禰項羽兩姐弟的生活平和安靜,可九原郡的韓信與冒頓兩人就沒那麽平靜了。

讓兩人心情不平靜的原因,也是那篇林阡與嬴政同回鹹陽的報道。

韓信看過報道後將報紙交給冒頓:“水利工程都已經建設完畢了。”

這算是秦國最近幾年輻射範圍最大、也是影響最為深遠的工程了,但正因此,這水利工程相當耗錢。

如今水利工程全部建設完畢,朝廷財政的壓力就大大降低了。

一旦秦國的財政壓力緩解,那麽……

韓信趕緊將鹹陽日報翻出來,果然在後面找到了一篇報道——

《今年開春,頭曼部落再次帶人侵犯大秦邊境》

這些年頭曼部落每年開春都會派兵騷擾那些投靠了大秦的部族,雖然因雙方戰鬥力持平而沒造成太大影響,但也著實讓人煩不勝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