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視察香港產業(第2/3頁)

“這個我可以答應你,回頭讓土地管理部門的主管和維克多聯系,你可以看看有什麽合適的地塊。”葛量洪道。

對於發展香港的投資,他自然要支持。

“還有一件事情,我想建設一座新馬場,希望到時候一起和香港賽馬會合營。”哈迪道。

“你想經營賽馬博彩?”葛量洪微微皺眉道。

如今香港只有跑馬地一家馬場,每年都會舉行多次賽馬比賽,現在的賽馬比賽,和後世有很大不同,現在的馬會,主要是歐洲人,他們實行會員制度,直到20年代,才吸收了兩個華人。

至於賽馬博彩,更不像後世那麽發達,只有一些大馬票,偶爾讓人們玩一下,而且主要集中在上層圈子,還沒有到民眾們瘋狂買馬的年代。

香港電影裏,很多都有賭馬的鏡頭,可以說後來賭馬已經深入香港生活,那要到70年代末期沙田馬場建成,賽事增多,允許普通人開始玩賽馬以後,才演變成那樣。

葛量洪知道,哈迪不僅是富豪,也是賭博業大亨,他經營著美國最大的賭場。

這是想把賭博業延伸到香港來嗎?

對於賭博業,英國政府和香港這邊,態度都比較謹慎,他們知道賭博的危害性,會讓很多人變得不勞而獲,他們不希望那樣的事情發生。

“我暫時還沒打算讓馬場涉足博彩業,只是想開設馬場,和朋友一起玩玩,即便馬場建成,也會遵循港島政府的規定。”哈迪笑著道。

葛量洪這才松了一口氣。

“這沒問題,我可以代表港島政府同意哈迪先生的馬場加入馬會俱樂部。”葛量洪道。

哈迪表示感謝。

現在你不同意沒關系,世界是變化的,等馬場建成後,自己完全可以慢慢推動賽馬業開展起來。

至於真正的賭博業,哈迪準備回頭去一趟澳門,那邊才是他發展賭博業的重心。

澳門與香港的直線距離只有62公裏,坐渡輪1個小時就能到,現在的澳門還不是四大賭城,沒有超大型賭場,如果哈迪過去投資建設一座堪比哈迪大酒店的賭場,完全可以稱為澳門的標杆。

歡迎酒會結束,哈迪和韓藝珍回到別墅。

晚上。

韓藝珍很主動。

估計是哈迪帶她參加酒會的原因。

甚至張開了小嘴。

翌日。

哈迪在維克多的陪同下,查看了九龍塘工業區的情況,現在九龍塘工業區已經通了水電路,幾十家工廠入駐,甚至已經有十幾家工廠開口生產。

這裏的工廠,全部是哈迪集團和別人合股開設的,用的工廠土地,也是哈迪集團的。

所以這些工廠每年要向哈迪香港地產公司,繳納一筆租金,不過總體來說不算貴。

哈迪這樣做主要是把土地留在手中。

膠鞋廠。

老板陳祥生陪哈迪視察,維克多跟在後面,陳祥生小心翼翼態度恭敬,這裏雖然他是老板,可他只有30%股份,人家才是大老板,自己就是個打工的。

哈迪拿起一雙膠鞋看了看。

和後世的膠鞋差距不大,哈迪知道,國內直到50年代,才開始大規模生產這些膠鞋,後來軍隊一穿就是50年。

這種鞋結實又便宜。

不止軍隊用,老百姓也非常喜歡。

除了這種膠鞋,這家工廠還生產更厚實的膠鞋鞋底,就是皮軍靴用的硬膠鞋底,這種硬膠底可以制作布棉靴或皮棉靴,適合冬天穿。

不過這家工廠不制作整鞋,只賣硬膠底,有需要的可以買鞋底,回去自己制作棉靴。

這間工廠,機器是後勤部賣的淘汰機器,全部打包過來,和別人合股經營,一年可以產膠鞋120萬雙,產膠底100萬套。

“好賣嗎?”哈迪問道。

“好賣,很好賣,咱們香港這邊很多人要,大陸那邊也要,供不應求,我們在加班加點的幹。”陳祥生趕緊答道。

“這些硬膠鞋底呢?”

“也都訂出去了。”

“原材料夠嗎?”哈迪問道。

“夠,我們壓了半年的原材料。”陳祥生道。

哈迪把膠鞋放下,道:“給你一個建議,最少壓兩年的原材料,如果錢不夠,可以找銀行貸款,我可以讓富國銀行給你最低的利息。”

陳祥生有些驚訝。

“壓兩年的原材料,老板您是覺得今後原材料會漲價嗎?”陳祥生問道。

“你用的原料主要是橡膠,現在汽車越來越多,用橡膠的地方也越來越多,這兩年是因為二戰結束,生產一時間出現過剩情況,橡膠價格才會低下來,早晚會漲回去。”哈迪道。

還有一個原因哈迪沒說,那就是趁著現在多買點,等50年,橡膠成為管制品,想買都麻煩。

哈迪又來到玩具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