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年紀(第2/3頁)

綿怡聽著這話笑了笑:“額娘您別擔心,阿瑪也就是這麽一說,不一定真就能定下,畢竟這件事還要看皇瑪法的意思,而且明年也不一定有合適的人選。”

思寧聽著這話抿了抿唇,她倒是有些心急則亂了,這孩子說的不錯。

“你說的倒也是,是我太著急了。”思寧嘆息道。

綿怡卻笑著給思寧斟了一盞茶,溫聲道:“兒子知道額娘是關心兒子,不過這些事兒額娘都不必擔心,不過是小事罷了,早一些晚一些也沒差,兒子心裏都有數,即便是早一些有了福晉,那也是多一個人孝順額娘呢。”

看著他說話這樣一套一套的,思寧也知道不好再多言,只溫聲道:“既然你心裏明白就好,我也不多幹涉你。”

綿怡笑著點了點頭,額娘就是有這點好處,她從不會強逼著他們按著自己的要求行事,她甚至對他們也沒什麽索求,一心只想著他們好好長大。

之前綿怡生活在這樣美好的世界中,也覺得快活,也想著隨心所欲,可是等到他漸漸長大,他就逐漸認識到,身為皇家子弟,這樣的想法是多麽的奢侈。

眼看著阿瑪距離儲位已經是一步之遙,他身為阿瑪的長子,身上的背負的,更是比尋常堂兄弟更多,他多半能想到阿瑪為何對他的婚事如此熱忱,八成就是想要給他找個好妻族,這份不同於額娘的心意,他也十分感激。

只希望他日後也能不負所有人的期望。

……

給綿怡選福晉這事兒,永琰說了一次之後就再沒提起過了,但是思寧卻一直操心著這事兒,總想從永琰這兒打聽一下消息,但是每次卻又不好意思張口,最後眼看著要去避暑山莊了,思寧這才試探著問出了口。

永琰聽到思寧問這個,心下微動,面上卻還是保持笑容:“沒想到你還記掛著這個,放心吧,我已經找人打聽過了,明年沒什麽合適的人選,估計要等到下一次選秀再說,我算了算時間,到時候綿怡和綿寧兄弟倆倒是撞到了一起,指不定能雙喜臨門呢!”

思寧一愣,終於想起來,綿寧時乾隆四十七年生人,下下次選秀在乾隆六十年,到時候綿寧正好十三歲,也到了指人的年紀。

思寧心中下意識有些不安,兄弟倆一起指人,要是都不錯還就罷了,若是有了個高低,那問題就大了。

思寧心中憂慮,但是面上一絲都沒露出來,只繼續笑著與永琰說話。

……

永琰在思寧這兒用了午膳就離開了,直接回了自己書房。

一進門,就讓屋裏的人都下去了。

他眉頭緊皺,面色十分不好。

之前他和思寧說的那話,其實也不全是真的,明年選秀,還真有個十分合適的人選,只是對永琰來說,他寧願綿怡娶個低門小戶的姑娘。

那個人就是和珅弟弟和琳的女兒,鈕祜祿氏。

這姑娘不論是姓氏還是出身那都足夠匹配綿怡了,可是永琰心中十分厭惡和珅,這樣一個結黨營私,目無國法之人,家裏能出什麽樣的好姑娘?

不過根據永琰的想法,皇阿瑪多半也不會把和珅的侄女許給綿怡,一個是國之重臣,一個是皇子阿哥,要是真靠著婚姻聯系到了一起,那皇阿瑪還能坐得穩嗎?

永琰嘆了口氣,六哥家的綿慶和綿怡差不多大,估計以皇阿瑪的性格,應該會把那姑娘許配給綿慶,不過到時候綿慶指了婚,綿怡卻沒有,也不知那孩子會不會多想。

永琰左思右想,都覺得得先和兒子好好談一談,綿怡是自己的長子,可不能因為這事兒委屈了。

……

轉眼到了乾隆五十七年,又是一年選秀的年份,而且朝廷討伐廓爾喀也有捷報傳來,乾隆很是高興,不過想著要給廓爾喀一個教訓,並不許人議和,繼續讓福康安率兵攻打。

雖然聽著挺熱鬧,但是這些戰事都遠在西藏,京城裏還是一副繁華盛景,這幾日幾波秀女已經看得差不多了,乾隆也把永琰叫到了跟前。

“綿怡今年也十四了,該給指個人了,你是什麽主張?”乾隆問這話的時候,語氣平和。

但是永琰卻繃起了一根弦,急忙道:“一切請皇阿瑪做主。”

乾隆聽了這話笑笑:“是你自己的兒子,又何必讓我做主,你也說說吧。”

永琰知道這一遭躲不過,斟酌了一下,便小心道:“綿怡雖然十四了,不過在兒臣眼中,卻依舊還是個孩子,如今也正是他讀書的時候,我總想著要是指了婚,怕耽誤了他的學業。”

乾隆聽了大笑:“你倒是會找借口,他都十四了也不小了,以往讀書也算勤謹,你這個做人阿瑪的,倒是要求挺高,行了,我看著這一屆的秀女出色的也沒有幾個,早早給綿怡定下也怕委屈了他,就等到下一屆選秀再說吧,我記著阿裏袞家裏的孫女也該到年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