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紅樓世界38(第2/3頁)

安小侯爺這做派,明晃晃在告訴自己,他其實早有準備。

而這準備是為誰做的?

那還有說嗎?當然是在江南的那一位了。

也就老皇帝自己被愧疚蒙蔽了心,才會相信那位小主子是真的閑雲野心。

其實在他這個老奴眼裏,那位就是以退為進,讓主子心疼呢。

果不其然,這不就有動作了嘛。安插人手這麽順手,一點也不像初入朝堂的人。

別說安仲文不是那位的人,他李總管縱橫大內幾十年,早練就了一雙慧眼。

這位安小侯爺啊,早就對那位忠心耿耿了。

不過這話,他不僅不能對皇帝說,還得幫著遮掩。

說了,他從此就被老皇帝厭棄,因為他間隙主子和小主子之間的祖孫情。等以後小主子上位了,他也就死路一條。

如果說,整個朝堂上下,誰對老皇帝的心思最了解,那非他莫屬。

現在小主子就是皇帝眼中的白月光,要是誰敢說出一聲不好來,皇帝得削了他的皮。

因此李總管不僅不能說,還得維護衛其軒在皇帝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畢竟啊,老皇帝是那樣一個唯我獨尊的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他覺得是好的,那必定是最好的。

拿著那份折子,李總管回了禦書房。

皇帝細細看了那份名單,忍不住感嘆,“仲文那孩子,真是一如既往的老實,看看這份名單寫的,都是些有能力品行又好的人,上面沒半個他自己人不說,居然還有和他不對付的。”

沒錯,那名單上的人,沒有一個和安平駙馬府有牽扯,一半是朝中公認的好官,一半名聲不顯,但能力品行都非常好。

其中有一位姓馬的官員,甚至是駙馬府的政敵,三翻四次參駙馬鋪張浪費,參安仲武和安仲文把持朝政。

這位雖然沒眼色了點,但確實是個好官,在地方能辦實事,在朝中也兢兢業業,從不結黨營私。

老皇帝覺得這份名單好極了,不僅從中選了出任揚州的各級官員,順便還填補了朝中的空缺,一下子省了他好多事。

乾綱獨斷多年,皇帝完全沒打算和朝臣們商議,一道聖旨下去,就把這些位置定了下來。

朝臣們頓時大驚,那些可都是好地方,他們也都眼饞呢。

之前又爭論了那麽久,怎麽說定下就定下了?

然後再一打聽,什麽?是安小侯爺提供的官員名單,然後全部被皇帝采用了?

有人不服氣,想要借此參安小侯爺結黨營私。

結果就被同僚攔住了,“你是不是傻?你不知道安小侯爺是皇上什麽人啊,那可是親外孫。”

“那也不能讓他如此胡來,難道他還想一人獨大不成?”這個官員不服氣的道。

“你怎麽這麽死腦筋呢,你盤盤那些官員的名字,看看都有誰?”

官員一聽,連忙在心裏默念那些名字,然後怒氣漸漸消了。

“明白了吧,那些新任官員不僅不是安小侯爺的人,甚至還有和他不對付的人。這你怎麽能說人家結黨營私?”

“還算他有自知之明,沒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一套。”

“你呀你呀,人家是皇外孫,就算一人之下你又能怎麽樣。”

“那就死諫,我就不信了,我都撞死在大殿上,他們還敢霍亂朝綱,是想要遺臭萬年嗎?”

同僚對自己這個死腦筋的好友又氣又無奈,“這海清河晏的,你死諫是羞辱誰呢,是我們這些當官的都是庸碌,啥也做不了,所以才要你死諫是嗎?”

“別別別,你別誤會,我沒有這個意思。”官員連忙解釋。

“呵,沒有這個意思。你去翻翻歷史,但凡有死諫的,那個不是昏君貪官當道。”同僚狠狠甩下袖子,“你且活著吧,這世道,還沒那麽亂。”

他沒說的是,老皇帝且精明著呢,亂不了。

當然,這是皇宮大內,有些話是絕對不敢亂說的。

京城的波瀾起伏衛其軒早有預判,但畢竟離的遠,和他關系不大。

趁著梁同知被判了流放,他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梁家給抄了,讓他們步上了梁同知的後塵。

抄來所得的家產全部充公,糧食銀子放入庫房,房契地契都對外銷售。

為了防止這些商鋪良田剛入虎口又入狼窩,衛其軒還特意規定了,必須有江義縣戶籍才能購買。

他把每間商鋪每畝良田分開設立鍥書,規定平均一人名下,只能購買登記一間鋪子和兩畝地。

縣衙裏的衙役都是從縣城和各村選上來的,就由他們自己回去帶話,有購買意願的,都可以來,只要你有江義縣的戶籍,只要你是良民。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在古代,對於良民賤民的規定非常嚴格,像匠人,戲子等賤籍,是不允許購買良田的,商鋪倒是能買,但和普通的商人又不一樣,匠人好些,戲子的稅是非常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