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涼皮)

這一晚,又是讓很多人失眠的夜晚。

剛得了土豆這般神物,大家都苦思冥想想要做得好吃,且做得美味時,忽然聽見一個消息說是這土豆有毒,可太打擊人了!

好在只有發芽的土豆有毒,這有讓大家安心。

不過安心的同時,這些人發現——他們中還真有不少吃了發芽土豆而腹瀉的!

本以為是吃了別的東西吃壞肚子,畢竟大部分人都沒事,只有個別那麽幾個有問題,而且他們吃得都不多,分攤下來,一人也就兩口,肚子痛一下就行了。

不是誰都能和昌王那般拿到這麽多土豆,還能請客,而且還這麽倒黴,做的土豆大部分都是出問題的,留下做種子的土豆都是好的?

於是原本土豆這個幾乎完美的東西,在此時成了有缺點的東西。

這般情況,也讓懷王一大早就跪在金鑾殿,給老皇帝認錯。

說自己沒想到路上耽擱久了,導致土豆發芽,更沒想到土豆發芽竟然是有毒的。

認錯認得快,且他也不是故意的,沒人怪他,只紛紛道:“懷王殿下也是一片愛民之心,只是這東西出來的時間尚少,很多東西不了解也是正常的,若是知道了,懷王殿下定會提醒的。”

“昌王殿下此次發現及時,老臣還得多謝殿下,不然老臣那小兒子可喜歡了,怕是能都吃了。”

“陛下……”

沒人責怪,甚至紛紛為懷王求情,也有為昌王求賞。

老皇帝聽得都笑了:“好了,在你們心中,朕就是這般不辨是非之人?孰好孰壞都不知?”

“自然不是,父皇英明神武,決斷定然也是最好的。”五皇子順王笑容乖巧的發言。

老皇帝眼眸一軟,聲音更加溫和:“就你會拍馬屁,諸位愛卿不用著急,朕不會怪老四,他能大老遠帶回來這麽多土豆,也是想著能讓我大周的百姓吃飽飯,是好事,就算真的發生了什麽事,也與他無關,畢竟他著急回來獻上土豆,哪能顧慮這麽多?”

說著他看向昌王:“你很好,遇事謹慎了許多,能試驗出土豆發芽後有毒,也是大好事。”

昌王行禮道:“回父皇,不是兒臣知道的,是一位客人來兒臣家裏作客時說的,她曾在書中見過這種植物,只是之前一直聽說,唯有昨日才真的看見,從而告知兒臣,土豆發芽有毒。”

老皇帝眉頭一挑,十分感興趣的傾身:“她還知道什麽?”

“書中記載不多,只說這神物雖好,可也有一致命缺點,一旦遭遇疾病,便會牽連整片土地,導致最後顆粒無收,所以就算這東西極好,也不可輕易大面積種植,一定要慎之又慎!”昌王強調道。

老皇帝臉垮了下來,一旁站著的懷王臉色也微微一變,深深地看了眼身旁的兄長,將那客人記在心裏了。

而聽到這個答案的大臣一個個也失落不已:“這不能大面積種植!不然太危險了!”

“本以為是一聖物,想不到也有缺點,也是,哪能真的完美無缺啊。”

“幸虧咱們知道的早,還是多謝那位客人!”

“竟然有這樣的弱點?!那它豈不是……”

聽著有大臣已經著急了,昌王趕緊安撫道:“雖說一旦得病土壤都不能再種植土豆類似的植物,危險性極高,但正常種植是不會得病的,只要咱們謹慎,種植的地方不能是那些上好的良田,在保證其他作物正常的情況下種植土豆,還是可以大幅度提高農作物的產量,為百姓增加收入的。”

大臣們聽到這話,稍稍感覺到安慰。

“也是,畢竟咱們也沒真的種植過這個東西,還是得謹慎一點。”

“能提高就好,只是要大力發展農業,咱們大周土地多,總能找到合適的地方種植,而且不傷害農田的!”

“說得對!”

議論中,大家已經有些章程了,老皇帝臉色也好了許多,能在晚年得到這樣一項利國利民的神物,他再荒唐,也會被後世歌頌的,即使他不需要,但名聲能好點也是不錯的。

就是他老周家也能多傳幾代。

老皇帝很高興,樂呵呵道:“那客人是誰?能知道這樣的好事,還知道土豆發芽有毒,也算是救了你們不少人的性命,得賞!”

昌王道:“那女子名叫燕姝,是蕭家的一遠房親戚,因家中再沒別的親人,才過來投奔,此次也多虧她了。”

老皇帝面上的笑容淡了淡,又是蕭家啊。

這蕭家莫不是真有什麽風水,盡出能人?

原本打算大肆封賞的想法消失,老皇帝輕飄飄道:“那就封個鄉君吧……”

伴隨著這次下朝。

一道聖旨也從金鑾殿傳到尚書台,再到蕭府。

也有一封告示在衙門仆役的敲鑼打鼓下,傳遍了京都的大街小巷,告知他們土豆這個東西是何物,好處在哪裏,壞處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