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 蒙古思變(第2/3頁)

……

張家口塞外三部歃血為盟,誓言斬斷和建虜的聯系,效忠大明,永為大明的忠心臣民,但有戰事,願隨大明一起出征,同樣的,他們三旗受到攻擊,大明也會派出大兵救援。

而從即日起,張家口邊貿重啟,塞外三部可以用戰馬牛羊,換取他們所需要的糧食布匹了。

當夜,就在渤海所山下,隆武帝擺開酒宴,大明群臣和羅額爾德尼,哩克圖,那日松三人共飲,直到此時,羅額爾德尼和哩克圖兩人才敢直視隆武帝,當發現摘去金盔金甲,換成常服的大明皇帝居然如此年輕,卻又如此英氣勃勃,令人不敢仰視之時,兩人都是心想,大約,這就是天子吧。

第二日,隆武帝帶著羅額爾德尼和哩克圖返回大明京師,名義上恩寵他們,令他們見識大明帝都,領略大明風土人情,但其實卻是另有用意。

羅額爾德尼和哩克圖都心知肚明,不敢不從,他們兩人乖乖地跟隨隆武帝去往京師,同時各派出一個心腹將領,領了兩千人,跟隨那日松,出了長城,去往張家口塞外,處理戰後事宜。

那日松則是帶走了林格爾部全部的人馬,加上浩齊特左右部的四千人,先殺到什克騰旗,處死反對者,將什克騰旗的所有女子幼童和牲畜,並入林格爾部,從此,什克騰旗再不存在。

而建虜派駐在什克騰旗、林格爾部和浩齊特左右旗的官員,加起來有十幾個人,也全部被他索拿,送往大明京師。

伴隨著這十幾個建虜官員一起到京的,還有羅額爾德尼和哩克圖的幼子,以及一顆年輕的人頭。

正是羅額爾德尼的正福晉,那一位的建虜格格

——鄂齊爾奉了羅額爾德尼的命令,返回浩齊特右旗,親手殺了其福晉,裝在匣子裏,送到大明。

這等於是羅額爾德尼的投名狀。

殺妻降明,又送幼子到大明為質,羅額爾德尼徹底和女真建虜翻臉,再沒有退路,只能跟隨大明了。

戰場本不應該殃及女子,奈何這是兩國爭鬥,誰也無法左右。

回京的第七天,隆武帝為在渤海所浴血奮戰的將士敘功,並在武英殿接見了有功將士,虎大威,周遇吉,王允才,李國英,閻應元,楊軒等人都得到提升,隆武帝並追封在渤海所英勇戰死的把總王安樂、百總張武,為參將和遊擊,遺孀繼領俸祿,以養子弟,兩人牌位送到英烈祠,入將官列。

十二月中,隆武帝接見羅額爾德尼和哩克圖,準許兩人離開大明京師,返回草原,並予以了賞賜。

——一身精致的,專門為他們兩人打造的銀盔銀甲,一把防身的遂發短把鳥銃,以及玉帶,莽衣,金銀和各種珍奇之物。

此外,大明兵部送了一些甲胄弓箭,戶部送一些糧食布匹,以增強兩部的實力。

羅額爾德尼和哩克圖受寵若驚,叩拜謝恩。

“張家口塞外那廣袤的草原,就封於你們了。”

“朕還是那句話,但是卿等不負朕,不負大明,朕也絕不會負你們!”

臨行前,隆武帝道。

羅額爾德尼和哩克圖都是冷汗淋淋,雖然到今日為止,他們和隆武帝見面認識,剛不過一個月,但卻已經為隆武帝的神威所懾服,這一月中,三千營虎大威又時不時的帶著他們兩人到城外大校場,觀看京營操練,那幾萬人一起操練的盛大場景,震撼了他們,他們也更看到了京營神機營那無盡的火炮,這般強大的實力,豈是女真建虜可比?除非他們遠遁,如果想要留在張家口塞外,放牧繁衍,就非是依靠大明不可。

“臣等誓死效忠大明,絕不敢有二心!”

羅額爾德尼和哩克圖指天對地的發誓。

下午,兩人在新成立的理藩院官員和虎大威的送行下,離開京師,返回張家口塞外草原。

從此,張家口塞外三部,成為大明在張家口之外的一道屏障,照隆武帝的命令,三部合身同體,但是建虜或者是其他蒙古部落來攻,三旗要共同出兵,以抗外敵,若有戰事,也要隨大明出征。但同時的,三部又各自獨立,隆武帝依照他們的部眾多寡,圈定了他們的放牧範圍,無故,誰也不得越境,若有紛爭,三部不得私下解決,更不得興起刀兵,一切都要交給大明朝廷來裁決,若有人違抗,大明中斷邊貿,大兵討之。

此外,三部從大明邊貿獲取的糧食布匹,絕不可以轉贈他人。非有大明命令,也不得主動攻擊周邊其他蒙古部落。

這是大明對塞外三部的約法三章,也是羅額爾德尼、哩克圖和那日松誓言遵從的章程。

……

什克騰旗被滅,張家口塞外三部歸順大明的消息,迅速就傳遍了整個草原,自崇禎十五年,建虜入塞失敗,大明關閉邊貿,禁止一切貨物出關以來,蒙古人失去了糧食布匹、鐵器醫藥的重要來源,雖然經過幾十年的拓展和京營,建虜在遼東也建立了一套棉布鐵器的生產體系,更大力屯田,在錦州義州一帶拓荒無數,不過終究是狼多肉少,養活他們自己都只是勉強,很難拿出大批的錢糧支持蒙古,因此,去年到今年,草原上的各個蒙古部落,都過的十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