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我主沉浮!(第2/2頁)

聰明人已經看出來,他們只是不說而已。

說了,不管是對是錯,陰氏勝了會算賬,魏氏贏了未必會感謝,多那個嘴幹什麽?

韓起擡起頭時發現呂武盯著自己在看,控制不住渾身一個顫栗,臉頰也抽搐了幾下。

有那麽一個問題,呂武怎麽會拒絕士匄的提議呢?

或許士匄有心幫陰氏吞並韓氏,也可能是範氏對陰氏的一次試探,更加可以是範氏想讓陰氏掉進坑裏。

陰氏才剛剛滅了魏氏,馬上又對韓氏動手,其他家族會怎麽看?

不管魏氏是不是自己找死,魏氏以前跟陰氏的關系很好是一個事實。

陰氏滅掉魏氏,下一刻立即對韓氏動手,其他人不會去深究裏面有什麽原因,他們只知道陰氏連舊情都不顧,一滅就是兩個老朋友,害怕或疏離將成為注定的事情。

強不強大是一回事,連一個盟友都沒有又是另外一回事。以當前階段來論,陰氏哪怕是強到能夠懟天懟地懟空氣,絕對不能沒有盟友!

現在的格局是沒有盟友就代表著眾叛親離。

一旦世人都覺得陰氏應該滅亡,陰氏就會到了舉世皆敵的境地。

或許有人會覺得只要足夠強大,沒有盟友或是舉世皆敵根本不算什麽。這種觀念正確,但也錯誤。

沒有強大到能與全世界對抗,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對,或許是能堅持上一段時間,對外戰事失利一次,內部必定會出現問題,再來個內外交困的局面導致敗亡。

呂武要做的事情是開啟歷史先河,不論是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注定每一個步驟都帶著風險。

根據實際情況而言,呂武決定了陰氏不能作為獨一家,需要有人來分擔風險。

另外,呂武選擇不滅掉韓氏也有相當的理由,首先是不能間隔的時間那麽短對兩個“老朋友”下手,再來就是一旦“化家為國”需要讓韓氏作為一個緩沖區。

說得更透徹一些吧?呂武也許會讓韓氏挪個位置變成韓國,作為陰氏與範氏立國之後的緩沖區。

這個緩沖區的作用要看時局的發展,若是來自諸侯的威脅解除,到了陰氏跟範氏相抗衡的階段,緩沖區自然也就沒有存在下去的必要;陰氏和範氏不出現交戰前,緩沖區則是讓陰氏和範氏有安全感的作用。

所以,呂武一旦開始了“化家為國”的動作,晉國會分裂為四個國家?

上述並不是最終結果。

還是那一句話,世界上沒有什麽是一成不變的,事情會走到哪一步要看實際情況。

呂武接手了軍隊的指揮權,幹的事情卻是讓士匄統兵作戰。

存在區別的是,呂武沒有接手“鬥首”的戰事指揮權,新到來的七萬晉軍不歸士匄管轄;呂武接手指揮權又讓士匄統籌戰局,士匄則是能夠調動全軍。

現在的戰爭不需要太多的技術含量,跟到了無所不用其極階段的戰爭是兩回事。

總得來說,當前的戰爭比較看重軍隊的素質,對指揮官的要求則不高。

在看重軍隊素質的當下,指揮官對戰局的作用很有限,看的是國家的硬實力。等於說無法玩臟手段為前提,弱國基本沒有翻身的可能性。

晉軍邀戰,列國聯軍卻是選擇掛起了免戰牌。

換作是往後的時期,進入交戰狀態才不會去管什麽免戰牌,現在反晉聯軍將免戰牌一掛,至少能得到三天的喘息時間。

“楚君招並未拔營進兵,仍在‘圉’無有動作。”士匄明顯搞不懂楚君熊招的路數了。

呂武問道:“有五萬楚軍北上援衛。此地楚軍僅有萬余?”

士匄還沒有反應過來,答道:“正是。”

呂武幹脆就將話說得更透徹一些,道:“如此,此地敵軍以鄭居多,宋次之,列國再次之。楚國雖與列國互盟,然,楚國豈會放棄吞並諸侯。”

這一下士匄立刻懂了楚君熊招為什麽不進兵。

說到底,不管是哪個國家在“鬥首”這邊損失慘重,反正對楚國都是有利。

以楚國的角度,他們巴不得鄭國、宋國……等等列國損失慘重,能給晉國帶去夠大的傷亡更好,輸家總歸不會是楚國。

士匄突然笑了,說道:“宋國危矣!”

可不是嘛!

宋國要援救衛國,兩萬宋軍被洪水沖得只剩下數百,他們還在“鬥首”折損了將近兩萬,現有的三四萬再打沒了的話,宋國還能集結起多少軍隊?

呂武心想:“鄭國可以滅亡,宋國則不能沒那麽快,有必要還是必須拉宋國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