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齊國完了

呂武需要先搞清楚上軍那邊的戰況,再來決定要不要接受齊國的乞降。

如果魏琦沒有把握擊敗崔杼率領的齊軍主力,齊國想乞降當然要答應啦。

但凡魏琦能夠擊敗崔杼率領的齊軍主力,進軍到齊國的紡織業區域,晉國該是多麽毛病才不殺進去搶搶搶。

兩個戰場之間的距離超過五百裏,來回就是一千裏的路程,一次通訊的時間至少需要十七八天,某些事情也就不得不進入慢節奏。

鄭國離“臨淄”這邊更遠,互相聯系上一次就要花費至少一個半月用在消息的傳遞上面。

“新軍戰力堪憂?然,不懼鄭軍也。”呂武說道。

晉國公族的軍隊戰鬥力真的不太行。而這是跟晉國卿位家族相比,對上其余諸侯國處在半斤八兩或優勝的地位。

呂武安排新軍南下的心思並沒有多麽黑暗,僅是情勢需要新軍去鄭國那邊武裝遊行一波,用以震懾鄭國罷了。

在相關的方案確定並拿出來討論時,呂武將事情講得很公開透明,早就對鄭國可能的反應過度有了預案。

在那個預案當中,新軍打不過鄭軍沒有關系,中軍、上軍和下軍會盡快擊敗齊國再南下前往支援。

所以在大戰略上面應該是優先擊敗齊國,其余可以暫時放在一邊。

士匄能看出呂武的惱火,非常明白換成誰都會感到惱火的。

明明計劃做得那麽好,人前取得了共識,怎麽臨到事情發生之後卻將共識給拋到了一邊!?

而在那裏面不但國君扮演不光彩的角色,連帶中行吳和解朔也辜負了呂武的期望。

這樣一來,呂武不是那麽著急趕著南下也就能夠理解了。

呂武的心思其實沒有那麽齷齪,他堅信鄭國哪怕取勝也難以給新軍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再加一個下軍就更保險了。

關鍵這裏面沒有那麽簡單。

說一千道一萬,再怎麽保險也抵不過國君害怕公族損失太慘重,有這個前置條件擺在那裏,行動沒正式展開前就被呂武事先規劃了進去。

所以,國君真的那麽幹之後,固然是會對呂武造成一些損害,真正被公認沒有大局觀且不講規矩的人會是國君。

然後,中行吳和解朔剛當任卿位就失分,未來除非是徹底站到國君那邊去,要不面對呂武時只能任由拿捏了。

中行吳和解朔會徹底成為國君的人嗎?沒有可能的。

一旦他們那麽幹,陰氏不會再進行庇護,國君也沒可能真正信任荀氏(中行氏)和解氏。

等待哪天呂武將荀氏(中行氏)和解氏擡上桌準備分食,兩家要麽接受被瓜分,不然就是反抗後再被分食。

除非是得到楚軍北上的消息,要不然呂武現在不會多麽在乎南方發生了什麽,又或是正在發生什麽事情。

“制齊已成,需待處置妥當再行撤軍。”呂武說道。

現在的情況是齊國已經認輸,他們等著來自晉國的處置結果。

按照事先的商定,晉國哪怕有點惡心魯國,為了東面的局勢能夠平衡,他們還是要加強一下魯國。

去年士匄東征莒國,成功地解放了鄅國,並將鄅國納為保護國。

魯國沒有放棄對鄅國的訴求,也就是想要吞並鄅國。

他們在鄅國上一次滅亡中的表現卻是極度的糟糕,拒絕了鄅國公子進入魯國接受庇護的請求。

話說,魯國哪來的臉,還想吞並鄅國?

然而,魯國就是有那樣的臉。

晉國能看清魯國不可依靠的事實,取決於魯國跟齊國沒可能和平相處,很有必要加強魯國的實力。

現在鄅國已經成為晉國範氏的受保護國,沒可能允許魯國吞並鄅國的。

那麽,能不能慫恿魯國在晉國撤軍之後去攻擊齊國占點好處呢?

另一方面,晉國要盯住衛國,不能讓衛國在齊國遭難之後去占便宜。

晉國的雙標有一個前提條件,也就是魯國真的是一個廢材,能占的便宜非常有限,甚至有可能被齊國給逆推;衛國在齊國遭到晉國痛打後,想去占便宜有很大的機率能成。

這裏面沒有任何黑魯國的地方,講究的就是一個追求事實。

呂武和士匄在鼓搗處置齊國的後續。

萊國復國是一件必然。

畢竟,晉國出兵討伐齊國,用的理由就是“主持正義”的名義。

他們在攻陷“臨淄”之後並沒有找到萊國的公族成員,事後得知萊國的儲君以及九成九公族已經被齊國殺死,僅是留下一名血脈很遠的公族對萊國歷代先君進行祭祀。

想要萊國復國?晉國需要去一個叫“昌樂”的地方找到那個萊國僅存的公族成員,將他扶到國君的寶座之上,再操作著讓原來的萊國貴族承認他的國君身份,恢復一個國家該有的統治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