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又鬧幺蛾子啦!!!(第2/3頁)

恐怕是不盡然的。

甚至,到了最後依然沒有成功,又該是算誰的?

人們往往只看到了成功,卻無視了無數失敗的例子。

甭講啥未來啦。

哥,先把這個月工資發了唄?

一家老小等著發工資吃飯呐!

呂武開始向葛存提到探索“太原”的重要性,要求葛存從明年起開始熟悉牧業,並且必須學會騎馬,怎麽去指揮騎兵。

陰氏向北或向西開拓,面對的都會是遊牧民族。

目前的遊牧民族對諸夏的威脅不大。

這個“不大”的前提是,遊牧民族分得太散,內部爭鬥也厲害。

說白了就是,遊牧民族以部落為單位,老是幾百數千面對諸夏數千上萬正規軍的剿殺,一敗再敗之下被打得沒脾氣。

等遊牧民族臨時團結起來,用數萬跟諸夏的數萬來交戰?

他們都不覺得己方會勝利,又怎麽可能去獲取勝利。

呂武好像記得有那麽一個說法?

北方遊牧民族開始對南面農耕民族威脅變大,主要是遊牧民族被強力人物進行打服,形成一個大的群落規模?(匈奴單於頭曼)

等遊牧民族開始有膽子敢一再南下嘗試侵略,是他們完成了內部的整合。(匈奴單於冒頓)

而遊牧民族面對諸夏王朝不再心裏犯虛,則是因為他們曾經戰勝,並將諸夏王朝摁在地上摩擦。(五胡亂華)

講實話,呂武一開始得知現在諸夏打遊牧民族,跟大人打熊孩子沒區別,心裏著實是老復雜了。

他就納悶,一樣是兩條腿打四條腿,差距咋就這麽大呢?

後來漸漸看明白了。

遊牧民族一樣懂得利用馬的機動性,只是相較於後代更加憨一些,不是那麽懂打不過就跑的轉進戰術。

另外一點,就是心態上的問題。

簡單通透一些,連自己都覺得必輸無疑,怎麽去獲取勝利?

所以,真不是因為裝備的差距。

諸夏的王朝大多數時間是在裝備上碾壓遊牧民族,很少有落後的時候。

人的意志決定戰鬥力。

精神勝利法真的不是純粹在忽悠人。

“‘太原’盆地由我主持探索,日後總督建城?”葛存一下子滿血復活了!

他一再聽家主提起對外探索和開拓的重要性,尤其以“太原”和“河套”是重中之重。

現在,他聽到“太原”將由自己負責,瞬間從精神頹廢變成充滿幹勁。

哇哈哈哈!!!

果然俺比茅坪和梁興都強!

兩家夥只是守成之輩,俺是銳意進取之人啊!

家主將這麽重要的事情交給俺?

那不但是對俺充滿信任,還是知道俺的能力,篤定俺一定能辦成呀!

呂武看到葛存這樣,都不忍心再打擊了。

陰氏探索“太原”是可以馬上進行,只是當前最應該做的是將上河西之地形成實際管控和利用。(秦時上郡南部)

光是上河西之地就要至少三年的時間來完成部署,什麽時候能發展起來則屬於未知。

葛存現在高興,有些過早了。

只不過,目前的人生活節奏很慢,花幾年的時間來準備一件事情屬於正常操作。

葛存並非不清楚需要再等幾年。

所以,不會妨礙他感到自得和振奮。

衛睿心想:“上河西之地的探索一直是我在負責!”

其余的家臣,他們看到葛存的待遇,明白不是呂武賞罰不公,只是另有安排,想道:“主上是個好主上!我一定要努力表現自己,爭取獲得與之匹配的待遇啊。”

欲望是發展的動力。

一點都沒有錯。

手底下的人看到老大有識人之明,不怕自己的才能無處施展,更願意表現自己。

呂武看到眾家臣開始變得野心勃勃,心中是感到非常滿意的。

不進則退是一個真理。

現在是個混吃等死真的會死的時代。

如果是在其他諸侯國當貴族,也許能將爛攤子交給下一代。

關鍵問題是,呂武是晉國的貴族,並且已經成為“卿”了。

晉國的貴族,一茬接著一茬在換。

太強了會被聯合針對。

太弱不等別的貴族來吃掉,該先被削掉封地。

呂武發現家臣一個個充滿幹勁,抓住機會開始死命的壓榨。

能說會道?

某某誰去這個國家,喊他們的國君來聽從安排。

只懂悶頭幹活?

某某誰,這裏需要你去調度有方。

也就是有幾年的時間來讓呂武鍛煉,慢慢學會怎麽去看人,什麽樣的人該做什麽事。

要是讓他一開始就成為一大家子的實際管理者?

弄得雞飛狗跳還是小事。

超大概率是好好的大家族被玩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