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誓滅秦國!(第2/3頁)

上一次呂武要報復義渠,為什麽需要找魏氏借道?

就因為走魏氏的地盤是最佳路線啊!

作為一個“後來人”的呂武從未小覷過秦國。

哪怕是沒有機會,他都會創造機會一直削弱秦國,乃至於慢慢創造出一個滅掉秦國的合適局面,再給予最後一擊!

有晉國在,秦國莫得東出。

呂武有一個大目標,今生不能將秦國歸於自己所有,也要讓秦土變成晉土。

這個目標並不好實現。

晉國最大的敵人是楚國,並不是秦國。

也就是說,哪怕呂武在某一天能夠成為晉國的元戎,不先將楚國打趴下,想依靠國家力量去攻滅秦國還是會很難。

滅國什麽的,真不是想滅就能滅。

不單單是實力差距的因素。

歷史上魏國只差最後一擊就能滅掉秦國,可惜的是當時的局面不允許,再來就是各國首腦也沒有強烈的“滅人國”信念。

他們玩的是諸雄爭霸,不是大一統。

而戰國時期根深蒂固的爭霸理念,就是來自春秋時期的影響。

講明白。

說通透。

小國滅不滅無所謂。

大國滅不掉。

吞並中等國家則會造成友邦驚乍的局面,使得自己被孤立。

該談的事情談完。

臨時會議解散。

不知道是過於興奮,還是肚子裏的貨太多,呂武失眠了!

他躺在床鋪上,一整夜想的是自家要怎麽發展。

時局來到這一步,陰氏明顯不用展現出過份強大的一面。

要知道,陰氏可是壟斷了鐵器的制造,再展露出強大的軍力,只會令人心生無比的忌憚。

因為鐵器制品顯露出了屬於自己的跨時代優勢,各個家族向陰氏進行采買,尤其是大家族購置的數量最多,大批大批的財貨正在匯集向陰氏。

這一點其實很危險!

一個家族夠富,只會讓人心生垂涎。

這樣一來,肯定是要有自保的實力。

關鍵是,展露的實力過強,又會令人知道都那麽富有,武力也那麽強大,產生恐懼的心理。

人們在面對恐懼時,要麽是進行躲避,不然就是想著聯合起來弄死算了。

呂武絕對不想步向趙氏和郤氏的後塵!

“三個到四個‘師’很合適?既展示實力,又不至於顯得強到過份……”呂武心中想著,轉頭看向窗外。

天際的東方已經泛白。

他又思考道:“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瞄著我?他們知不知道我治下人口的數量?”

老呂家關注智氏和範氏,只能夠得出一個不靠譜的人口數據。

事實上,沒有搞人口普查的話,想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口,基本只能靠猜,來猜出一個大略的數量。

而現在除了呂武之外,壓根就沒人去搞人口普查。

哪怕呂武在做人口普查,其實也只是統計一個相對靠譜的數據,依然無法做到精確。

“或許我應該在其它地方設立一些棲息地,將人口散出去?”他越想越覺得正確。

老呂家在向西和向北開拓,不能只光占領地盤,卻不進行開發。

西邊和北邊的控制區未必適合搞農耕,卻能搞牧畜啊!

這個需要經過實地的考察和規劃,想急都急不起來。

一夜沒睡的呂武爬起來,一番梳洗過後,需要前往宮城當值。

姬周已經成為晉國的國君,只不過有沒有實權,有點不太好說了。

兼任“閽衛”的呂武每天都需要去宮城當值。

實際上,宮城裏面也有屬於“閽衛”專門的辦公場所。

那是一座占地規模並不大的“殿”。

而“殿”所指的並不是一個宮闕群,就只是一個名字而已。

鑒於這一點,有人稱呼呂武為“殿下”一點都不需要感到意外。

那麽稱呼,不是呂武突然間成了“皇子”之類的身份,一切只因為他能居住在“殿”的環境之中。

因為呂武成了“閽衛”,宮城這邊也就需要來自陰氏的士兵入駐。

呂武安排了一個“旅”守衛宮城。

可能是出於一種必要的制衡手段?

國君又從公族那邊討要來了一個“旅”。

其中以祁氏和羊舌氏出的士兵數量最多。

呂武見到國君時,發現祁奚也在。

國君看到呂武打了個招呼。

祁奚則是進行見禮。

呂武也是要見禮以及回禮,再走到旁邊的座位坐下。

他聽了一小會,原來是祁奚要“告老還鄉”,舉薦自己的兒子祁午接任原屬於自己的職位。

這裏好像有點什麽不對勁的地方?

倒不是說,老子舉薦兒子不對勁。

在這個王侯將相有種的年代,老子死了兒子頂上很是自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