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憋了一整天的雨終於落下, 不同於兩日前的猛烈,這一場雨溫柔許多。

關語堂站在窗邊,說這場雨過後, 天就真正炎熱起來。

馮依依收拾著東西, 等雨停就準備去渡頭。

“秀竹送的藥膏真管用。”馮依依看著關語堂露在外面的手臂, 一夜過去傷口開始收斂。

關語堂不敢大動, 若是扯開傷口,那就是二次遭罪。

“清月觀的道長, 擅長醫術。清修之人沒有世俗欲念,總能專心自己所好。”關語堂手指蘸著小碟裏的香油,往痂上塗抹,不讓其緊繃難受。

馮依依第一次外出,這回來京城倒是認知了許多。

以前在扶安,在辛城,因為總有家人相助, 遇事也不會太麻煩。這回京城碰到困難,才知世事遠比想象中復雜。

“大哥, 李貞娘你想如何安置?”馮依依問。

從徐玨口裏知道李貞娘的身份, 可又無法探知人真實底細。

關語堂拽拽搭在肩上的外衫, 擡頭想了想:“還是問問她自己,前幾日看她胡言亂語,精神似乎不太清明。”

“也是,”馮依依點頭,嘴角總落著幾分溫柔, “經歷過苦難,心中總是會留下痕跡。”

她何嘗不是?每晚夢中,都是馮家那場大火, 燒得人不得安寧。

“噠噠”,敲門聲響起。

馮依依過去開門,外面來的是袁掌櫃。

“車來了,關當家同娘子是不是現在走?”袁掌櫃問。

關語堂摁著桌子站起,慢著步子走過來:“成,現在就動身。”

這京城,他是一刻也不想呆。每個人都深沉無底,他這種直性子,還是適合簡單的跑船。

馬車在客棧外等候,關語堂被扶著上了馬車。

被這樣小心對待,關語堂頗有些不舒服,搞得他就跟個嬌弱娘子似的:“不用扶,我自己來。”

馮依依擎傘往後退了一步,肩上包袱甩了兩下,轉眼看見不遠處站著一個人,青色道袍,手中一把黃色油紙傘。

是秀竹,靜靜站在雨中,像是送別,又不上前。

“小妹,她來找你?”關語堂問了句,隨後坐進車中。

馮依依站著不動,顯然,現在的秀竹已站在婁詔那邊。而她和婁詔已斷,怕再從秀竹口裏聽些不該聽的。

“小姐。”秀竹終是喚了聲,因為她發現馮依依似乎想轉身上車。

馮依依身影一頓,聽見身後踏水而來的腳步聲。

“今日一別,小姐保重。”秀竹跑到馮依依身後。

馮依依回身,看一眼秀竹:“你也是。”

秀竹心中不好受,她是想馮依依留下,想要回到從前:“以前,小姐待婢子極好,從未苛待。臨別,秀竹沒有什麽東西相送。”

說著,秀竹手探進衣襟,掏出一個油紙包,往前一步,送到馮依依傘下。

“秀竹,不用。”馮依依出手往回推著。

秀竹堅持,直接把油紙包塞進馮依依手中:“不是大人給的,是我家住持道長那裏得來的。”

馮依依低頭看,薄薄的油紙包,分量十分輕巧。

“小姐說老爺有頭疾,這是住持道長給的方子,”秀竹趕緊道,“照著上面去藥房中配齊,先喝下試試?”

馮依依舒了口氣,看上秀竹有些焦急的臉,應當是怕她拒絕,眼睛瞪得圓圓的。

“好,一定帶我謝謝你家主持。”馮依依收下。

秀竹緊繃的神情松緩一些,又道:“要是見效,最好帶老爺來讓主持看看。小姐放心,我不會同姑……婁大人講。”

“好。”馮依依收下秀竹一片好意。

至於再回京城,應該是不會了。只一遭,已經身心俱疲。更何況,不說那藥有無效用,單說馮宏達,也是絕不會進京。

所幸,這一趟也不算白來。知道了徐玨安好,秀竹日子平穩。

同時,她與婁詔之間,終於徹底理清,再無瓜葛。

同秀竹說了幾句,馮依依上了馬車。

車夫披了厚重蓑衣,揚了一聲馬鞭,馬車緩緩前行,往著無盡的街道行進。

落雨稍停,渡頭停了不少船只,風帆被雨水淋濕,無精打采掛在桅杆上。

截然相反的是,碼頭上一片忙碌。一艘大船穩穩停靠在渡頭中央,正往下搬卸著。

關語堂手挑開窗簾,往那大船看了眼,見著最高處垂下的旌旗,皺了下眉:“怎麽又是他們?”

馮依依正在低頭看著秀竹給的藥方,聞言擡頭:“誰?”

“定國公府林家,”關語堂收回手,倚在車壁上,“總是那麽大排場,封掉碼頭,別人是進出都不能。”

馮依依生出好奇,便就掀開門簾到了外面,踩上車前板。

“還得等一會兒。”車夫站在車下,脫下蓑衣甩著上面雨水。

馮依依點頭,踩在車上,一翹著腳尖,便能看去更遠。

碼頭外面,已經等了不少人,偏偏那些府兵圍出來的地方,無人敢進。正如關語堂所說,裏面出不來,外面進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