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團建結束 舞到了正主面前(第2/6頁)

嶽景楓見張不凡已經看完了詞,就把他和下一個練習生之間的板子給抽開了。

下一個練習生一臉殷切地看著張不凡,等著他給自己比劃。

結果張不凡一臉茫然。

兩人對視了半天,下一個練習生一動不動,張不凡也一動不動。

練習生:???

我一動不動是等著學你,你一動不動是等什麽呢?

沒辦法,張不凡先對練習生亮出五個手指頭。

練習生了然,這一題是五個字。

然後張不凡就繼續一動不動了。

練習生:???

這就完了?

這怎麽猜,是在考驗他們的詞匯量嗎,五個字的詞能記下來多少說多少,說不定哪個就蒙對了?

張不凡想了想,又給練習生比了個數字九的手勢。

練習生連忙記了下來。

然後張不凡又指著自己的嗓子咽了口口水,表示自己很渴。

練習生跟著學起來。

隨後張不凡張開兩只手搖著,嘴巴裏還發出“嘩啦啦”的聲音。

練習生記了一遍後,對張不凡比了個OK的手勢。

張不凡滿意地點點頭。

他覺得這次表達的可比上次清楚多了,宿煬肯定能猜出來。

嶽景楓把張不凡和這個練習生之間的板子給夾上了,抽掉了這個練習生和下一個練習生之間的板子。

練習生先比了個五,然後比了個九。

接著他指著自己的喉嚨,伸出舌頭仰著頭,隨後雙手搖著發出“嘩啦啦”的聲音。

動作很簡單,下一個練習生很快就掌握了。

嶽景楓又重新放上他們倆之間的板子,手動抽出下一個板子。

就這樣一個一個傳下去後,很快就傳到了宿煬那裏。

宿煬正在聽著歌,看見嶽景楓走了過來,並且抽掉了兩人之間的板子,他連忙把自己的耳機給摘了下來。

旁邊的練習生先是給宿煬比了個五。

宿煬點點頭,明白這一次是五個字。

隨後這個練習生又給宿煬比了個九。

宿煬有些茫然了,這個詞到底是五個字還是九個字,總不能是五十九個字吧?

然後這個練習生用手指指了指自己的喉嚨,歪著頭,伸出舌頭。

宿煬蹙起眉頭。

這是啞巴死了,還是含冤而死?

之後這個練習生揮舞著雙手,嘴巴裏喊著“嘩啦啦”的擬聲詞。

這個動作是下大雪?

不對,下大雪應該不是這個聲音,那就是下大雨。

宿煬按照上一輪張不凡表述詞匯的邏輯來想,這一次應該還是用動作解釋意思。

九九艷陽天,一個啞巴含冤而死,天上下起了瓢潑大雨?

難道是什麽典故嗎?

可是他只聽說過竇娥冤六月飛雪,沒聽說過大晴天啞巴含冤而死天上下起了瓢潑大雨啊。

是他的知識儲備量太少了嗎?

宿煬皺著眉拼命地思考起來。

宿煬前面的那個練習生生怕自己是哪個動作沒表達到位,又給宿煬做了一遍。

尤其是做到第二個動作的時候,他還加了點兒動作,掐著自己的脖子伸出舌頭。

這個細節被宿煬捕捉到了。

看來這個人還是被掐死的。

可是他真的沒聽過這樣的典故,竇娥是被斬首而死的,也不是被人掐死的,所以答案連竇娥冤都不可能是。

宿煬開始拼命回憶起自己看過的那些講述破案的典故。

從古代想到現代,從小說想到電視劇。

宿煬愣是找不到一個可以用來描述這個故事的詞。

沒辦法,宿煬只能把各種自己知道的有關冤假錯案的五字詞都給搬了出來。

最後連竇娥冤這個明知道肯定不對的詞,宿煬都拿出來說。

結果果然不對。

站在最前面的張不凡因為要夾著破舊木板,整個人直接被這塊木板給束縛住了,沒有辦法知道後面的動向。

不過他聽到一遍又一遍的嘩啦啦,心裏安定不少。

只要動作跟他學的大差不離,他相信宿煬肯定是能猜出來的。

可就在倒數第二個練習生嘩啦啦之後,張不凡聽到宿煬沉默了半天,報出來一個有關冤假錯案的五字詞的時候,張不凡人都傻了。

他拿到的詞和宿煬猜的詞完全南轅北轍。

這怎麽可能?

大家不是從頭“嘩啦啦”到尾嗎?

宿煬總不可能以為“嘩啦啦”是一個人被嚇尿的聲音吧?

……不會吧?

這麽一聯想好像還真有這個可能……

張不凡懊惱地拍了一下自己的頭,他就不應該用擬聲詞的,這個擬聲詞太容易讓別人想多了。

最終宿煬還是沒能猜出來這個詞。

時間到了,紅色陣營只猜對了一個詞。

宿煬憋不住了:“正確答案是什麽?”

“久旱逢甘霖。”張不凡把自己旁邊那個礙事的木板給靠到了墻邊,走到宿煬旁邊無奈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