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大結局(三)(第2/12頁)

“朕並不想李明昌死。朕都為他安排好了退路。他卻不願——”

李明昌與趙炔日夜相伴,多年主仆情,李明昌殉國,光啟帝自是神傷。

“李明昌認為,要麻痹烏爾格和烏日蘇,就得以假作真。要揪出呂更背後的黑手,拔除深藏朝堂的毒癰,將邪君和他的部眾一網打盡……他就必須真死。不然以兩烏和邪君的精明,斷然不肯相信……”

兩烏之戰,光啟被俘,史書難提……誰能想到光啟事先是有預見的?甚至甘願以己作餌,誘敵入局?

趙雲圳大為震驚,“父皇?”

這是怎麽回事?

趙炔沒有看兒子的表情,擡眼望一下趙胤,眼眶已然泛紅,趙雲圳注意到父皇端茶的手,都有輕微的顫抖。

“朕會給李明昌記功,予以大祀。令其宗族侄輩都能蒙受朝廷蔭庇……”

趙胤沉默不語。

卻是一邊的趙雲圳,冷哼了一聲。

“父皇,人死了便是死了。記功也好,大祀也罷,皆是做給後人看的。李明昌無兒無女,宗族侄輩親眷得到蔭庇,與他何幹?不如多燒些紙錢來得實在。”

光啟帝猛地掉頭,直視著兒子,目光明暗不定,不知在思考什麽,片刻才平靜地反問。

“那依你之言,父皇當如何做?”

少年太子已然長成一個身量頎長、眉清目秀、俊雅端方的美男子。他的眉眼與趙炔有幾分相像,但少年心性,脾氣卻是直接火爆,在父親面前說話也不避諱什麽。

“父皇做這些,只是為了彌補你心裏的缺憾罷了。對死者毫無慰藉。李明昌之死,是為父皇孝忠,而害死他的人,正是父皇。論及功過,父皇最不該做的,就是信重白馬扶舟,任他恣睢驕橫,權勢滔天。若非如此,又哪會有今日之禍?一切皆因為你——”

“雲圳!”

出口訓斥的人,是趙胤。

“陛下功過,豈能由你來評?”

趙胤制止了趙雲圳,眼裏浮上一層濃重的陰翳。

“陛下所作,皆是為你,為大晏。”

“為我?”趙雲圳愣了愣,怔怔看著他,又看了看抿嘴不語的皇帝,不解地重復:“為大晏好說,為我怎講?恕雲圳愚鈍,實在費解。”

趙胤看了趙炔一眼。

皇帝沉默片刻,突地拍桌子訓兒子。

“不懂,就回去好好讀書,好好反思。”

趙雲圳:“……”

他默默觀察著親爹的表情,沉吟片刻才道:“除了讓我讀書,你找不到別的招兒治我了嗎?”

趙炔:“……”

當年,趙胤前往錦城就藩前,曾在禦書房同趙炔有過一番秉燭夜談。兄弟二人對仿佛無處不在又不知隱於何處的邪君,極為憂心。不怕鬼神、不怕邪魔,就怕這種未知的,躲在陰暗角落裏的人。

抓不到,無處可抓。既沒有頭緒,又不能當真把白馬扶舟殺掉,於情於理,都很難下手。

尤其,當時的白馬扶舟正在大力對付邪君黨羽。

於是,他們決定聽之任之,以不變應萬變。

為了把這件事情徹查清楚,趙胤交出錦衣衛大權,遠走錦城。一來,外出就藩本就是親王的使命歸宿;二來,也是給白馬扶舟機會,放長線釣大魚。

多年來,趙炔對白馬扶舟的重用,也是有意為之。

若不使其瘋狂,如何讓其滅亡?

錦衣衛晏靳新的性子,趙炔比誰都明白。晏靳新識大體、懂退讓。只要趙炔稍稍提點幾句,他便會放權給白馬扶舟。

如若白馬扶舟是一個忠心不二的臣子,一心為大晏著想,那他的能力在晏靳新之上,確實國之棟梁,此番重用恰如其分,算是光啟帝賭對了籌碼。

如若白馬扶舟別有所圖,定然會露出馬腳。那個時候,正好一網打盡,不留禍根。

只是,趙胤沒有想到,趙炔敢賭得這麽大,任由白馬扶舟的權勢膨脹到這樣的地步,與他當初的“聽之任之”相去甚遠,給白馬扶舟的機會也實在太多。

這樣的寵信,白馬扶舟便是一個忠臣,也能活生生被光啟寵成佞臣不可……

趙胤看著趙雲圳仍然一知半解的模樣,皺了皺眉頭,平靜地端起茶盞,輕飲一口。

“有陛下在,有我在。如果一心要壓著他,定然也翻不出什麽風浪。可是這個爛攤子,就會留給你——”

趙雲圳抿著嘴唇,看看這個,看看那個,眸底情緒不明。

趙胤垂下眼,徐徐說道:“我和你父皇,終有一日會死。你是獨苗,容不得半分閃失。你父皇自是要為你將來做個賢君而鋪平道路——”

“父皇?阿胤叔……”趙雲圳萬萬想不到會聽到一個這樣的真相。

趙胤看著他,又道:“外憂、內患,若不解決,陛下如何能安心?不僅白馬扶舟的事是如此,就連北征也是一樣。你的父皇,甘願冒這般風險,甘願忍受史書難抹的這一筆羞辱,便是為了在有生之年,替你掃清障礙,待你中興晏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