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回京(第2/3頁)

“是。”

兩人猜子,霍大將軍執黑先行,兩人下了七八個來回後,天子從棋盒裏抓了一顆白子,淡聲道:“英哥兒那孩子天真率性,不喜拘束,朕理解。不過好歹也是武將之子,不通文墨也不行。”

霍大將軍想到昨晚母親的話,遲疑道:“皇上,英哥兒被家裏人寵壞了,恐怕”天子擡手打斷他,“李少師為人嚴肅慣了,有時候不知變通,回頭朕說他。”

天子的態度擺出來了,這事,天子完全站霍英。

但同樣的,天子也不允許霍英辭去伴讀。

霍大將軍明了,這事現在就是最好的結果了,再鬧下去,恐怕會適得其反。

只是……

天子落下一子,霍大將軍緊跟著落下黑子。

“皇上,昨兒英哥兒跑回來,不小心摔了一跤,身上到處都是淤青。”

“朕讓太醫院的人去瞧瞧。”

“正好也讓太醫給老太太也瞧瞧。”霍大將軍苦笑一聲:“英哥兒那孩子不容易,從小就沒了娘,爹又一直在外面,老太太就精心養著,平時磕破點皮,老太太都心疼死了。昨日英哥兒跑回家,又哭又鬧,身上也是青青紫紫,老太太一宿沒睡著。她那麽大年紀,哪扛得住。”

天子垂眸,輪到他落子的時候,遲疑了好一會兒。

當天下午,天子就派人往霍家送了不少上品藥材,還有一些精致擺件。一同去的,還有太醫院院正。

而過了兩天,天子又下口諭,文縐縐一大堆,但中心思想就一個,孩子要以教化為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武力不可取。

緊跟著又正式下旨,伴讀雖不及王孫貴重,但亦是父母心頭肉。更有古語道,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因此,王孫犯錯,不許旁人代受。

先後兩道旨意,就差沒有指名道姓。

李少師一口氣沒上來,也躺家裏了。

霍英得意洋洋的把這事寫進信裏,讓人寄給秦遇。

秦遇不喜反憂,天子偏袒霍英,的確是件好事。但是如此這般,霍英的名聲在文人那邊,肯定不好了。

秦秀生也通學問了,他見狀不解:“遇弟,你為何這般神情,霍小公子出了口氣,該高興啊。”

秦遇與他道:“文武素來不合,任何一點小矛盾都會放大。”

秦秀生不以為然:“那總不能幹等著挨打吧。”

秦遇想想也是,就是聖人再世,恐怕也不能讓所有人喜歡。

他只是有點擔心霍家,天子年齡大了,目前來看,天子倚重霍家,但太子呢?

這些隱憂,不能外道。

秦遇拿起其他的信件,上面寫著霍英不懂的問題,秦遇略做思量,就提筆回答。

他很快把回信寄了出去,緊跟著妻子的信也送了來,其中也提到了霍英之事。

果然如秦遇所料,言書通過言父,知道了其他文官對這事的看法。一半以上文官,都對霍英不滿。準確來說,是對霍家不滿。

不是每一個文官,都會關注戰士守衛邊關的困苦,他們只能看到自己寒窗苦讀十幾載,只知道自己讀書辛苦。

他們認為太平盛世,壓根不需要武將,文官出力更多,天子卻偏袒武將,心裏不平衡。

信件末尾,言書委婉的問了一下秦遇監督的工程,還有多久結束。

秦遇心裏估算了一下,大概在十一月吧。

然而後續收尾工作完成的很快,十月份就做好了,秦遇請了陳南王的遺孀,令道士擇了一個好日子,把陳南王遷入陵墓,隨後又請高僧念經超度。

一切都進行的十分順利,而相比原本的工期,秦遇居然縮短了一半,郡守他們都是震驚的。

郡守到底為官多載,三班倒制,郡守最初沒明白,但時間久了,也看懂了。

他心裏驚訝秦遇的巧思,對這位年輕的欽差高看了兩眼,連秦遇把賬目做的太清楚,讓他們沒油水可撈,他都沒那麽生氣了。

大抵人還是佩服有真本事的人。

至於使壞,或者故意拖後腿,郡守又不是腦子進水了。如果後續查出是人為破壞,拖延工期,秦遇跑不了,他也要受牽連。

之前他想托人摻秦遇,是因為他覺得秦遇的處事方式不對。秦遇自然要擔全責。

但人禍,牽連就廣了。

再說,能做地頭蛇,誰想上面壓著一座山。他發現秦遇的三班倒很有效之後,也沒其他想法了,就盼著秦遇早日完工,早早離開。

但誰能想到秦遇會送郡守大人一份“大禮”呢。

秦遇在此地一年多,也察覺到郡守的影響力太大了,於是密函中給天子講述了此事。

這廂秦遇圓滿完工,給工人結算銀錢後,他帶著人馬回京。

郡守還沒高興兩天,朝廷就派了一位總督過來,正二品官員,大了郡守好幾級。

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