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2/3頁)

不過,現在值得贊賞的是賑災相關的情況。

雖然現階段,大概進程到了賑災中期,也就是各方面都走上了正軌,不管是傷情、災情統計,還是日常賑災流程安排,具體項目落實,以及重建計劃和安排,都同步進行中。

尤其是在這樣的天氣裏,偶爾飄雪比較寒冷的日子中,安娜的一區這邊進展最快,工程隊等已經連同各個工人,先是把損壞的重點建築全部修好,將所有建築都檢查過,並做了修補,同時,還繼續進行了原本要做的工程任務。

雖然比原本預期的時間要多上三五天,但總體效率還是很驚人的。

這個世界的建築任務等,不像是現實世界,隨便一個什麽造房子,正常都要個一年半載的,不說什麽審批手續,就是打地基到完工出建築,也要個幾個月。

這裏的話,基本上就是看工人的經驗,直白點說就是技能等級和角色等級。

如果像是七個小矮人這種,可能還會存在多人默契合作,然後格外加成效果,比如“聯合技能”的,或者存在具備特殊“領導力”的“領導技能”或者相關“輔助技能”的,可能還會減少總需時間和任務難度。

任務系統還沒有升級之前,是沒有顯示相關細節的,比如之前沒有建築完工的時間也不存在倒計時這樣的東西,只能夠通過直接詢問建築工人或者是保羅工程隊領導這種方式,才能夠與知道任務進度情況和所需時間,但這還不排除工人所說與實際存在一定的差誤,比如為了讓她“滿意”而故意少說幾天時間這樣的應付。

現在的話,安娜拉開領主系統,直接在她的領地裏面,找到相應位置就會出現建築虛影顯示“建造中”或者是完成狀態後的樣子,或者是直接到她的領地建築裏面找到相應的門類,查看細節詳情,就會跳出來有關的說明或是進度。

這個只限定於安娜自己的已經控制了的領地,就比如目前她只能夠詳細看一區的,二區和三區的管理程度還不夠,可能是時長或者是沒有安排人去搭房子,所以她還不能看另外兩個地方或更多地方的建築和細節。

總之就是,這次災情之後,盡管還沒有完全過去,但安娜肯定要做表彰活動,她還想要舉辦一次類似於文娛會演或者類似性質的文娛慶典活動,來長久地保持領地的活力,一點點積攢娛樂和文化底蘊。

考慮到開春之後,有一個傳統的“春牧慶典”,春牧節和豐收節一樣,都是洛爾王國等陸地國家非常傳統的節日之一,有著比較悠久的歷史。

不過追根溯源,都會提到古神時代的事情,也就是光明神中的創世女神創造人類之後,人類一直艱難生存,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工具,勤勞耕作,在廣泛的多種族商業發展出來以前,農耕一直就是大陸上占據相當地位的勞動活動。

春牧節也是由此衍生而來,和大小豐收節的靈活時間差不多,春牧節的時間在三月到四月不等,根據不同地方的春耕開始時間和習俗的不同,不同地點的春牧節也會有所不同。

有些地方習慣於在農耕開始之前先進行慶典,有些則是農耕之後,但並不會春耕播種結束才舉辦,再加上一些地方比較靠北,氣候寒冷,開春晚,所以早晚差距可能會比較大,這時候往往都是根據習俗來讓光明神殿協助舉辦活動。

基本上就是國王等根據今年春耕的氣象來定一個相差三到五天的時間範圍,然後光明神殿看看天象之類,觀星算出一個最適宜的時間,就這樣定下,全國通知,進行慶典活動。

春牧慶典一般只有一天到三天,不像是大小豐收節下來,長的可能有一個月時間都在過節。

奧蘭這邊的習俗是,基本上定在融雪之後的兩到三周之後,一定是在播種開始春耕之前,就會把這個為期幾天的慶典過掉。

安娜這邊按照往常的習慣,一樣選擇定在了3月12日的時候,春牧慶典安排只有兩天。

人們會按照習俗脫去冬衣,換上春裝,有的會穿上奧蘭這邊的傳統服飾,其實就是一種藏藍色的長裙或者是其他任意含有藏藍色元素的裝飾或配件,第一天晚上會有篝火活動。

這兩天,人們會開啟商貿,交換或挑選春種和農具,包括其他任何有助於春耕的東西,按照習俗還會有村子裏比較有威望的年長者向年輕人等分享農耕經驗或者商貿經驗等任意“吃飯的家夥”,也就是一種知識的公開分享和傳承,一般來說至少要有一場這樣的宣講活動,最多可以一天三到四場。

繁華的地方,還會有光明神殿的牧師等帶領信徒進行一些簡單活動,比如禮拜,祈福等,有的還會向全體信徒提供義務或收費的凈化和治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