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自笑宗師,又說當年嶽家軍(第3/4頁)

而實際上,在那種人身上的天械和武功,是完全割裂開來的兩個個體,是粗糙的“合租”。

只不過是“械”與“武”,巧合的用了同一具臭皮囊作為載體罷了。

就好像有一個人出門去買菜,買了一捆大蔥,又買了一塊羊肉,把這兩樣東西扔到了竹筐裏面,就指著這兩樣東西說,這是蔥爆羊肉。

這當然是貽笑大方。

真正的天械武學,至少要讓武功和天械可以相互改變,就像是做菜的時候,各種食材之間的味道相互滲透一樣。

要能用自己的內力,用自己的武學領悟,把已經植入體內、固定了形態的天械,改變成新的形態。

這才算是在兩百年以來的天械武學發展史上,走出了正確的第一步。

做到了這種程度的人物,遠一些的人物,有六十年前的嶽元帥,還有金國金兀術。

金兀術的“鐵背虬龍”,據說本來只是替換了脊椎上的三節骨骼而已,後來再也沒有給自身植入多余的天械,但是到了他晚年的時候,自感壽命將盡,下令親衛在自己死後,將屍骨投入火中焚燒。

千柴堆焰,燒了三天三夜,把他全身血肉焚去,卻留下了一具幾近於完整的骨架。

整條脊椎、上方肩胛骨臂骨、下方髖骨股骨,包括整個頭骨,全都如同金屬造就,受烈焰焚燒而沒有半點變形。

當時的天械技術,根本不可能在保留理智和壽命的前提下,將人體這麽多部位全部替換掉。

金國的能人巧匠百思不得其解,王公將相之間,謠傳金兀術為天降聖人,才有這樣的奇物遺留。

天兵冶鐵台奉命取下金兀術的頭骨,供後輩金國皇族祭拜,剩余骨架作為天械來講的性能,仍遠超天兵冶鐵台人工造就的任何一種天械。

他們便將那剩余骨架,依舊稱以“鐵背虬龍”之名,在金國皇族最傑出的人才之間,一代代傳承下去。

直到完顏亮身亡,鐵背虬龍才被摧毀。

近一些的例子,則有華山論劍之中,爭鋒到最後,包括歐陽鋒在內的五大高手。

王重陽便是那五人中,獨占鰲頭的一個。

王重陽早年為自身植入的天械其實非常微小,因為年輕的他條件有限,要自己為自己操刀,可選取的替換部位和天械的大小,就擁有非常多的局限性。

最後他只不過是換掉了膝蓋上的一塊骨骼。

但是在華山論劍之時,有人以弩箭射他咽喉,竟被他憑喉骨鎖住了箭頭,有人以判官筆打他周身穴位,發覺他全身穴道都可以軟勝棉,堅勝鋼。

武林中名頭極大的西域七劍,聯手挑戰,被他奪劍之後,空口咬斷劍尖,如嚼甘蔗一般,將鑄造七劍所用的隕鐵、寒鐵、鑌鐵,嚼成碎渣,以舌尖裹如圓球吐出。

那吹毛斷發的劍刃,就算是變成了碎渣,隨意取一粒,也可以劃開最堅硬的玉石,可王重陽柔軟的舌頭上,沒有半絲血痕。

種種驚人事跡,絕非血肉之軀可以辦到。

就有人做出猜測,篤定王重陽身上至少有十七個部位,替換成了天械機關,只不過技藝高明,讓別人看不出機關和肉身的差別。

只有全真七子,後來得到王重陽親口證實,說他全身上下,依舊只有一處天械,只不過他已經能夠短暫的讓自身的血肉,轉變成類似於天械機關的狀態。

這個手段被全真七子視之為宗師境界獨有的神通,王重陽卻稱之為“武道登堂”。

他道:“自天械之術降世以來,武學之中,萬象更新。天武合一,氣械相濟,可謂歷史洪流,大勢所趨,只不過或限於機緣,或囿於才情,都裹足不前,不見正途,所以直到近年貧道所成就的此種境界,才稱得上是天械武學的第一步。”

“以為師的見聞,當今世上能做到這一步的僅有七人,暫且冠以宗師名號,無妨,但十年之後,這樣的人物或許就有十七個人,百年之後,這樣的人物,或許就有一千七百個人。”

“小小一方江湖裏,千人共處的一個境界,又怎麽能夠再稱之為宗師?”

“千年之後,再看今朝,就會發現我們只是剛踏上了山腳而已。”

“登堂入室之說,才是實至名歸。”

這條路繼續走下去,乃至於能將體內體外接觸到的天械,化作一股隨意運轉的元氣,直到周身百骸,都可以依照心中所想,變換天械姿態。

但那也只是一種遙遠的冀望,至少馬鈺覺得,兩三百年之內,是不可能出現這種千變萬化,如鬼如神的高手。

“喔?!”

楊再興聽完馬鈺簡述之後,腦中好似閃過一道電光。

他故鄉那邊的殺氣改造技術,在其他門派的研究之中,其實遠不足以跟先天乾坤功等神魔級別的武學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