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入我掌中……(第2/3頁)

她們當年在帝都糾纏過一段的往事,知道的人不,卻也不少。

為幫助高簡在高澹離開後,占據他空出來的權力真空,徹底繼承高澹舊部,她們就必須在眾人面前,上演一出反目仇的戲碼。

好在這些年,在吳戈的默許和暗中推波助瀾下,高簡在軍中已有不小的望,因此才在高澹離開後,壓倒原的邊城防務官員,掌控一軍——若是當年宋簡沒有告訴吳戈,高簡站在他們這一邊,她外無助力,再怎麽努力,也作為一位深閨小姐,難以做出行動。

這期間,高簡也一定對吳戈說些什麽,爭取到他的信任,宋簡猜測,大約是說,她與高澹並非同母所生,之前與他情甚篤,不過是她曲逢迎,因嫡庶有別,她想過的好一些。但如今他們的情深厚,眾所周知,雖然高澹一日不倒,就一日不從他手中徹底奪走軍權,但可以扶持高簡,提升她在軍中的權威,因著高澹妹妹的身份,這一行為並不會引士兵的反和警戒,等到時機熟,就算高澹被扳倒,她也安撫舊部,不至於導致反叛。

如今,高簡的確功的做到這一點——高澹離開後,她順利的接管軍隊。

宋簡按照計劃,勸她投降,許諾會好好對待她和高澹的舊部,高簡自然嚴詞拒絕,於是雄鷹部落圍攻半晌,在主將缺失的情況下,由高簡身先士卒的在城墻上率軍拼死抵抗,不屈不撓的堅守幾日,終於由宋簡下令棄城而走,繞道而行,從另一座城池毫不留情的攻入大吳的境內。

都已經將高澹拿下,吳戈自然不舍得就此停手,他決心借著這次機會,將自己的江山仔仔細細,徹徹底底的清洗一遍。

如今大吳已延續百年,正是前朝積弊越積越深的時候,吳戈上有祖宗之法不可變的限制,旁有高澹虎視眈眈心懷不臣,下有一堆盤根錯節的鄉紳官員欺上瞞下,瞞報人口,兼並土,導致上難通,下難達。

雖說亡國之相未顯現,但國力已經漸漸下滑。想要為中興之主,非要以大魄力將種種沉疴宿疾一掃而光。

在原劇裏,是高澹作為他手中的尖刀,為他完這一步,如今,吳戈手中的刀,換宋簡與高簡。

武器從一變二,可惜,這兩刀的結局,卻注定不會是如高澹那般,乖乖的回歸劍鞘。

於是有吳戈的默許,那些被攻陷的城池向中央發出的救援信號,遲遲等不到增援。

與此同時,宋簡放出消息,稱高澹已經投降草原,為雄鷹部落練兵。這讓被困的城鎮,一度人心飄搖。

宋簡給吳戈寫一封信:“陛下,高澹已除,你開心嗎?是不舍?”

吳戈回復道:“他的確力出眾,可惜,不為我所用。尼爾卿行軍辛苦,萬望保重身體,軍中艱苦,雖然年輕熬,但需注不要落下病根。”

見他言語之中,有對高澹力的惋惜,後面話題又一下子轉到自己的身上,顯然對他沒有半點特殊的情愫,這讓宋簡心中的情緒有些莫名。

命運啊,真是奇。有些時候,不管怎麽奮力掙紮,似乎都毫無用處,可有時候,又差之毫厘,謬以千裏。

而巴克爾和妮爾,作為當世為數不的與高澹打的有來有回的武將,面對大吳其他守軍,自然沒有敗退的可,一時間,這支軍隊勢如破竹,直搗大吳腹,所向披靡。

高簡也沒有困守邊城,她以“為兄復仇”的名義,率軍在後追擊,並且言辭激烈的向朝廷申辯,堅決駁斥高澹投降之說,這樣的行為自然更得高澹舊部的心,他們緊密的團結在她身邊,將她的存在當做高澹的延伸。

再加上宋簡有在碰上這“復仇之軍”的時候,才會被打敗,這又讓高簡的望在軍中、在朝中、在民間有極大的提高。

這一路上,宋簡在前面開路,專抄豪門大族的家,並且收攏平民,壯大軍隊,導致高簡一來,就立即得到當鄉紳的幫助——誰也不想被抄家,被那些泥腿子踩在腳底下。

宋簡給吳戈寫信報告抄沒少錢財的時候,寫個明朝小笑話——朝廷向皇親國戚、鄉紳官員們募集軍費用以與李自戰鬥,結果大家都舍不得出錢,沒人願提供資金,最後國破家亡,全部身家都被抄沒。

若是當時付出一點點,或許全部保全下來。

當然,宋簡模糊朝代和人名,畢竟這個世界可沒有明朝和李自,但道理總歸是一樣的可笑和諷刺。往日裏朝廷裏催收稅款,這些豪紳對下橫征暴斂,三稅他敢對下征八,然後層層分潤,結果就是底層人民越發窮困,可朝廷國庫也不富裕,全喂飽中間的這些蛀蟲。

收到宋簡的密報時,吳戈都被金額嚇一跳,再三確認沒有錯誤後,心裏恨不得那些人全部吊來再殺一遍。

他惡狠狠的想,既然那麽點稅都不願交,現在就全部都給朕吐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