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三枚金牌(求訂閱)(第2/3頁)

這非常重要。

面對重大比賽,“保”和“奪”是比賽前和比賽中運動員經常出現的兩種不同行為動機。許多運動員往往在賽前還將目標定位成“保”,但當看到金牌向自己走來或者自我感覺觸手可及時,就會出現獎牌幻想效果,從而產生“choking”效果。

“赫德森·伯尼極善強攻,實力非同小可。如果是他正面遇上摩根·曼特裘,拿下14v1估計也不是問題。”萬辰說。

擊劍運動中,善攻當然要比善守走得遠。

不過……兩者如果能兼備當然更好。

“那按照你的想法……是讓有吉放棄競爭金牌?”

夏碭心裏有些生悶氣。

什麽人啊!

眼看又一枚金牌馬上就要到手,還畏畏縮縮地不敢背水一戰。

萬辰解釋道:“在直面赫德森·伯尼前,有吉還有四場賽事。這些對體力消耗極大,而且他必須保證自己不被涮下去,才能保住銀牌的位置。你以為這樣很簡單嗎?”

夏碭沉默了一會會,有點心虛。

對於尋常國家運動員而言,這個局面已經屬於困難模式。

他好像……對有吉確實太過自信了。

“你應該比我更清楚。”萬辰舉例道:“艾蒙斯的錯靶射擊,王克楠的空中低級失誤等都是這樣一種瞬時因素導致比賽時技術動作發生失之千裏的錯位。與其去爭金牌,還不如先讓崔有吉把銀牌守住。”

鄭志淮、仲科兩人皆點頭附和。

在國家隊待久了,他們也習慣了從大局出現去思考。

理智上夏碭也認為萬辰說得沒錯。

可是這心裏頭……就莫名感覺不大對勁。

剛才崔有吉與摩根·曼特裘比賽時,夏碭沒相信他。

可是他卻締造了奇跡。

大抵是這個原因,讓夏碭潛意識地選擇相信崔有吉。

“還是問問有吉自己的意見吧。”夏碭轉頭看向一直默不作聲的青年,說:“你想保還是奪?”

教練們一顆心頓時提了起來。

崔有吉毫不猶豫道:“奪!”

他的性格便是如此。

如果按崔有吉自己來選擇,那一定是奪。

“痛快。”夏碭拍掌大笑,指著萬辰和鄭志淮一眾人說:“這才是中國隊的志氣!就算輸了又何妨?咱們需要有這股堅定的毅力勇氣,而不是像你們一樣畏畏縮縮。”

教練們:“……”

夏碭繼續補刀:“看吧,所以我才能教出崔有吉這樣優秀的學生,而你們教不出。”

三位國家隊教練心中一陣憋屈,卻又無可奈何。

因為夏碭說得確實對,哪怕是伍泰河歐洲邀請賽被他教導了一段時日,也取得了脫胎換骨的長足進步。

真的是他們錯了嗎?

鄭志淮、萬辰和仲科面面相覷,心中都有些茫然。

-

接下來的四場比賽,崔有吉順利打敗對手,穩住了銀牌位置。

三名教練不由得松了口氣。

至此,崔有吉真正擁有了“奪”金牌的資格。

不知道比賽主辦方是不是故意的,將壓軸選手赫德森·伯尼留到最後才與崔有吉對上。

時間到了,裁判宣布選手入場。

兩人換好擊劍服,相對站在賽道上,彼此敬禮。

眾人下意識屏住了呼吸。

這場比賽……是世錦賽佩劍金牌之奪。

誰也沒想到,崔有吉居然真的能走到最後一步。

可是他能邁過這最坎坷的一步,取得榮耀嗎?

“比賽開始!”裁判吹哨。

兩柄閃著寒光的劍立刻交織出幻影。

佩劍最出名的,便是[速度]。

沒有花劍的觀賞性,沒有重劍的技巧和準確性,它將速度運動型發揮到了極致!

此時兩位世錦賽頂尖佩劍強者交手,台下的普通觀眾居然完全看不清他們的劍影。

只能看到“唰”地一下,眼前好像有兩道模糊的黑影一閃而過。

由此產生了有不少人站起身,伸長脖子觀賽的盛況。

坐在前排的擊劍內部人員和教練們也不敢眨眼睛,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佩劍同樣講究優先權。

赫德森·伯尼開局搶占先機,連奪四分。

但崔有吉也緊隨而上,用更快的速度奪下一分。

計分器跳動。

紅色數字變成了4V1。

解說員激動道:“看來崔有吉又要崛起了!!”

按照之前的慣例,這名青年總是在後半場賽事中異軍突起。

他盼望著崔有吉能再創奇跡。

觀眾們聞言不禁有些期待。

看眼前的情況,崔有吉打這場比賽很艱難。

赫德森·伯尼不愧號稱佩劍中的“絞肉機”,他的劍又劈又刺,角度刁鉆,令人防不勝防。

而且他本人性格冰冷,使劍力道極強,哪怕隔著厚重的擊劍服在比賽中經常發生意外傷人事件。

第五個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