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第2/3頁)

道理大臣們都懂,原本大臣們已經做好了排隊的準備,現在聽顧硯書說可以都滿足,焉能有拒絕的道理,連忙追問著。

顧硯書也不賣關子,直接說出了心中的想法:

“當初替王府修葺主院的工匠數量雖然有限,但也有三十有余,不若本殿畫下這地暖的煙道圖,再各派一人到諸位大人府上,為諸位大人鋪設這地暖,只是這樣一來,恐怕速度會慢上些許。”

“這法子好!”

“若是大家能同時用上,慢上一些也不打緊!”

大臣們共事十余載,別看剛剛掙得是面紅耳赤,其實最後無論是誰先請到了工匠,其他人也不會有任何不滿。

現在發現有一可以兩全的方法,當然也就不會在意這速度較慢的缺點。

知道自己家也能用上地暖之後,便又有人問到了顧硯書院中的那個玻璃花房。

這次修葺王府主院,顧硯書在主院中搭建了一個玻璃花房。

花房所占的面積不大,但也不算小,在王府的主院中還算是較為顯眼。

不少大臣在剛進院子的時候便看到了,只是因為彼時顧忌著秦戮與顧硯書的身份不好詢問。

顧硯書會讓人搭建那座玻璃花房,完全是受夠了天齊一入冬便吃不到綠色蔬菜的日子。

雖然王府的廚子除以不錯,肉也很好吃,但吃多了也膩啊。

但冬日裏也沒有蔬菜賣,這種情況下,顧硯書也就只能想到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

所以那個玻璃花房,其實是顧硯書搭建出來的暖房,用來種植蔬菜用的。

只是現在蔬菜還未播種,顧硯書也不知道是否可以成功。

所以聽到有人提及玻璃花房,顧硯書先是愣了愣,隨後才給出了答案:

“那是玻璃花房,像現在天氣較為寒冷,或者是下雨的時候,便可以將一些比較嬌貴的花草搬進去,能夠提高

存活的幾率。”

大臣們聽聞此言,紛紛恍然大悟地連連點頭。

而有幾個愛花的大臣,頓時便起了心思:

有些花草的確嬌貴,不能見風,還不能淋雨,冬日裏被雪一壓,第二日或許就敗落了。

偏偏還有些喜光,白日裏若是沒有光照,第二日便會蔫上不少。

為了這些嬌貴的花兒們,這幾個大臣可謂是費盡心思,白日裏搬出來照太陽,到了晚上又搬進屋子裏防止其被風吹折。

可就算是再上心,偶爾也會因為政事繁忙忘記。

若是天氣好倒也罷了,若是遇到天氣不好的日子,說不定幾個月甚至是幾年的心血都在一夜之間付諸東流。

這玻璃花房能夠在確保光照的同時又避免風吹雨淋,那不是可以讓他們省心許多?

至於一些對花不怎麽感興趣的大臣們想到自己家喜花的老祖宗或是妻女,也有了一絲心動。

當然,這一次,這些大臣們就沒有開口再向顧硯書討要這花房了。

畢竟才收了厲王府上的地暖設計圖和工匠,再來要玻璃花房難免顯得有些貪得無厭。

索性厲王妃剛剛也說過了,待到陶然居開業便可上門購買玻璃,待到那時,再為自己府上添一座玻璃花房也不遲。

顧硯書是什麽人?從一些老臣臉上的神情變化也能看出其心中的想法。

不由端起面前的茶杯,為自己控制不住上揚的唇角打了一番掩護。

一場宴會下來,可謂是賓主盡歡。

待到散場之時,顧硯書沒有忘記讓府中的下人送上這次禮物,也就是這些大臣們來厲王府的另外一個原因:

放大鏡。

大臣們一場宴會下來,不僅拿到了放大鏡和老花鏡,甚至還多得了玻璃與地暖,自然也是喜不勝收。

當然,其中最高興的,莫過於首輔裴大人以及翰林學士溫大人。

待到眾人離去之後,溫大人才找到了機會,單獨和顧硯書說上幾句話。

這邊顧硯書才送走一位大臣,轉身便看到了站在一旁的溫學斐。

甚至還沒來得及阻止,溫學斐便已經向顧硯書行了一大禮:

“清霄已經將事情同下官說過了,厲王妃大恩,下官沒齒難忘。”

都說大孫子,小兒子

,老人家的命根子。

溫清霄是溫學斐最小的兒子,同時也是溫學斐老年得子的意外之喜,自然是寵愛至極。

後來溫清霄遭逢一連串變故後一蹶不振,閉門不出,溫學斐自然是看在眼裏痛在心裏。

在想盡了辦法也沒能讓溫清霄主動走出房門之後,溫學斐只能選擇滿足溫清霄的要求,聽之任之。

他從未想過,自己這個兒子還能有重新走出來的那一天。

現在見到溫清霄走出陰霾,又被顧硯書委以重任,溫學斐又怎麽會不感激?

“溫大人快快請起,本殿其實什麽也沒做。”

顧硯書卻覺得這個大禮受之有愧,溫清霄是自己走出來的,和他並沒有什麽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