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2/3頁)

見狀,顧硯書想也沒想,便直接打開了錦盒,打開後,一眼就能看到錦盒中放著厚厚的一沓紙張。

不需要顧硯禮說,顧硯書便伸手拿出了那沓紙張。

而後,顧硯書便發現,這哪裏是一沓紙?

分明就是一沓子錢!

放在最上面的,是一疊銀票,顧硯書粗略地看了一下,這些銀票都是一千兩的面額,從厚度來看,就這一疊銀票應當就有三五萬兩了。

而在銀票的下面,還有一些房契地契,還有一些身契,除此之外,還有兩張羅列著不少物品的清單。

從兩張清單的紙張便不難看出,這應該是出自不同時期的兩張清單。

其中一張紙張較新,仔細聞甚至還能聞到上面散發出的松墨味,應當是最近兩天新寫的。

而另外一張紙張已經有些微微泛黃,就連上面的字跡也有些微微的褪色,不難看出這張清單已經有些年頭了。

不等顧硯書提問,顧硯禮便已經先一步給出了說明:

“這是大哥給你的嫁妝。”

“嫁妝?”就算是嫁妝,這似乎也有些多了吧?

“你這次是嫁給三皇子做正妻,尋常千金嫁給皇子做正妃,嫁妝也不會少……”

顧硯禮說到這裏頓了頓,接下來的話雖然沒說,但意思卻十分明顯。

尋常閨閣千金嫁給皇子,為了臉面也會備上豐厚的嫁妝,更別提顧硯書還是男子了。

“就算這樣,也多了一些吧?”這道不是顧硯書推辭,事實便是如此。

先不說那銀票,就說那兩張清單,上面就已經有不少東西,什麽店鋪田莊,還有什麽古玩字畫……

“不算多,聖上已經擬好了聖旨,等到明日你們成婚的時候,便會封三皇子為厲王,這嫁妝完全可以按照親王妃的禮制來。”

說到這裏,顧硯禮的語氣中甚至還有一絲遺憾。

倒不是顧硯禮不想按照親王妃的禮制給顧硯書準備嫁妝,而是他確實已經拿不出來了。

現在放在顧硯書面前的,幾乎已經是顧硯禮能夠拿出來的所有東西了。

而這一點,也瞞不過顧硯書。

因為在仔細看過顧硯禮送來的這沓東西之後,顧硯書很快便發現了不對。

那些銀票和房契地契以及身契便不說了,就單單說那兩張清單。

新的那一張清單,應當是三皇子府那邊送來的彩禮。

從清單的內容便能看出,三皇子那邊送來的彩禮,顧硯禮是一件也沒留下,全都給了顧硯書。

對於這一點,顧硯書也沒有什麽異議。

因為在天齊國,不僅僅是顧硯禮會這樣做,但凡是有一點頭臉的家族,也不會留下男方送來的彩禮。

問題的關鍵,是在另外那張有些年頭的清單上——

“這是母親當初的嫁妝單子吧?”

顧硯書捏的那張有些微微泛黃的清單,雖然是在詢問,語氣卻很是篤定。

“沒錯,”顧硯禮沒有否認,“我原本是想著等過兩年你娶妻的時候,再將這嫁妝給你,也是一樣的。”

“大哥把這些都給我了,自己怎麽辦?”

顧硯書只不過粗略翻看了一下手中的嫁妝單子,就幾乎可以肯定,當年顧夫人的嫁妝,顧硯禮沒有給自己留下分毫。

要知道顧夫人出自皇商穆家,是穆家的嫡小姐,當初嫁進顧府的時候,可以說是十裏紅妝。

顧弘濟與顧夫人大婚那日,一台又一台的嫁妝,不知道羨煞了多少人,可見這嫁妝之豐厚。

雖然現在顧硯禮拿出來的嫁妝單子,遠不及當初顧夫人嫁入顧府的時候的十裏紅妝。

但當初顧弘濟作為承恩侯爵府即將承爵的嫡長子,會迎娶一個商賈之女,便是當時的承恩侯爵府遇上了一件難事,急需大量銀錢打點。

所以在顧夫人進府後不久,嫁妝單子上的東西便去掉了不少,再加上顧夫人離世這十幾年來的正常消耗……

算一算,現在還能夠剩下現在清單上這些東西,已經是非常不易的了。

現在顧硯禮將這些全都給了顧硯書,顧硯書有這樣的疑問也是正常。

畢竟兄弟倆生母早逝,僅僅是靠侯府的那點子月

例,根本就不足以支持一個成年的世家子弟的開銷,更別提顧硯禮以後娶妻生子,樣樣都要花錢。

顧硯書可不認為,常欣雅那樣的人,會為了顧硯禮打算。

“什麽大哥怎麽辦?”顧硯禮想也不想便回道,“大哥是承恩侯爵府的嫡長子,以後整個侯府都是大哥的,還要母親的嫁妝做什麽?”

從顧硯禮坦蕩且理所當然的語氣中不難看出,即使沒有這道賜婚聖旨,他也是準備將這些嫁妝都給顧硯書的。

意識到這一點,顧硯書的心裏有些說不上來的復雜:

要知道在這十幾年裏,常欣雅沒少給顧小公子形容當初顧夫人當年十裏紅妝的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