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2/4頁)

聽到媽媽的名字,小家夥馬上就軟和了眼睛,亮晶晶的跟老人說:“對的呀,你們是什麽人啊,為什麽來找我媽媽?”

聲音甜絲絲的。

朱廠長的老心臟都給萌化了,笑眯眯的繼續問:“小星星,我是你媽媽單位的同事,媽媽在哪裏呀?”

可能是覺得朱廠長怎麽看都不像是壞人,小星星往前頭一指,小手指對準了倒座房就說:“那裏呀!”

範曉娟還在加班加點。

算完了成本又在優化產品結構,忙的是不亦說乎。

當年參加中考,她都沒投入過巨大的熱情,可人總會碰上這麽一回,等一擡頭,發現時間已經八點多了,外頭傳來老人熟悉的聲音:“媽媽在這裏?”

原來呀,朱廠長這一回去,越想越興奮,越想越想幹成這事兒,於是拉著馬向華就來範曉娟家這邊來。

馬向華跟範曉娟關系好,可她也是當初範曉娟生孩子的時候來過一回,兩人走進胡同就迷了路,這是找了好久,好容易才找到她家裏來。

問清楚來由以後,範曉娟就要倒茶。

“別倒了別倒了,這大晚上的我喝了茶怎麽睡?”朱廠長樂呵呵的說:“剛才走在外面稍微看了一下,你這屋子整得好啊。”

朱廠長家裏也是住的這種小院,不過他家是單門獨院的,這些年也只是換了換家具,沒有人會有這個魄力去從頭到尾去翻修。

可要說住起來,當然還是各有各的好,既然是過自己家的日子,當然是怎麽舒服怎麽來。

說著話,範曉娟就領著兩人往屋子那邊走。

進了屋,打開了白色的電杠,屋子裏面亮堂的跟白晝一樣。

可真是講究人兒,這年頭這樣舍得用電的可不多。

雖說也只有兩間屋,可家裏收拾的好啊,白色的墻面增加了視覺效果,顯得屋子大,落地窗外面能透出來光,不但增強了采光,還顯得敞亮,清一色原木色的家具,看著又舒服又大方,最吸引人的就是落地窗旁邊放著的淺灰色的燈芯絨布料沙發。

款式不是市面上嘗嘗能見到的款式,可看上去就大方,比那些個花花綠綠的,畫孔雀畫雀兒包著假皮子的沙發都好看!

首先,至少從顏值上是征服了兩人吧。

朱廠長對著那沙發看了很久,甚至很激動的說:“真的是咱們廠裏的燈芯絨,真的是!”

可不是嘛,那一堆燈芯絨都放了好幾年,還有些褪色了,要做成成衣賣都不太好賣,偏偏做成沙發,還跟這屋子挺搭挺好看的。

馬向華笑道:“這沙發不錯,要是咱們廠裏投產,能不能賣一個給我。”

真不是開玩笑,她也喜歡。

她家裏還都是老式的椅子,女兒每次回到家都會抱怨同學家裏都買了新家具了,自己家幾百年都是老樣子。

這沙發要是擺在家裏,怕是家具都要換一圈咯。

而朱廠長呢,考慮的最多的就是市場問題,兩人往上面一坐,確實太舒服。

這要是下了班,往上面一躺,就不想起來了。

兩人來之前也考察過市場,知道市面上差不多這麽洋氣的沙發,售價起碼在一千塊錢以上了,這樣高價格的東西,也就現在年輕人結婚陪嫁的時候舍得買,像朱廠長這樣的老派人物,哪裏舍得花錢弄這個。

所以也就感慨幾句舒服而已。

馬向華感慨:“真不錯,真不錯,廠長啊,你看咱們欠薪也這麽久了,是不是做一批出廠價內銷,咱們先實惠實惠自己人。”

能夠成本價處理掉庫存,或者說能夠讓單位的資金喘口氣,朱廠長就阿彌陀佛了。

舊成品還要賺錢,他可是想都不敢想。

不過還是頗有興趣的坐下來,聽範曉娟把她的計劃講了一遍。

“我家裏這個沙發,說起來也很簡單,也就是一套櫸木的木架子,算了一下成本大概是一百出頭,一個木匠一個工不到,這要是批量生產,木匠的工錢都可以省不少,另外就是燈芯絨跟海綿坐墊,這些的成本我剛剛算了一下……”

一個木架子一百來塊錢,海綿和燈芯絨加起來不到二百,綜合上企業運營的成本,木工的成本,一個沙發下來,成本居然不到三百五。

進入市場,如果賣到500-700這個區間,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要真說質量,咱們自己的做的那是實木的底子,而且厚實,海綿也是當初買來頂好的海綿,是很適合做沙發的那種,燈芯絨布料就更不用說了,比一般的布料都耐磨,而且看上去档次更高。

按照廠裏面的庫存數量,能夠做出來大概一千來個沙發,先搬出成本來做做內購,再試試市場反響。

成本,跟外頭賣的價格相差太多了。

這個數據如果還不夠看,最後投入產出的數據就讓朱廠長想都不敢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