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迷心

容嫻要以最快的速度鏟除東晉,震懾人心,讓想要混水摸魚的爪子都縮回去。

國家機器一旦認真起來,那可就沒別人什麽事兒了。

白太尉的命令一下,各個軍團帶著軍隊迅速從四面八方出擊。

至於軍陣以及作戰計劃?

抱歉,這些軍團長他們不配有。

率先領頭的不用說便是飛羽軍。

白慕驚領軍的眾多將士一個個見到敵軍像是見到了美女似的,雙眼放光的……掄起大錘就錘了上去。

飛羽軍所過之處,殘值斷臂鋪就一條血腥之路。

白慕辰的風雲驥與蔔辭大軍兵分兩路,默契地朝著左右兩翼包抄而去。

緊隨其後正中央的便是嶽戰的‘正義之師’,堂皇正義,讓人一見便心生肅然敬意。

而兵家的‘儒家’士兵跟在嶽戰兵團身後,顯得特別正規。

監軍的儒家儒生臉色都很是一言難盡。

尤其以季遊大學士、顏睿儒士等人。

他們表情都像是吞了蒼蠅一樣難看,畢竟那一個軍團的人可都是兵家子弟穿著儒家長袍的。

這簡直就是挑釁。

兵家與儒家本就不對付。

儒家講究的是仁義禮智信,富於入世理想與人文主義精神,提倡教化和仁政,輕徭薄賦,抨擊暴政,總希望實現大同社會,禮樂秩序。

兵家:你是想屁吃呢。

兵家那講究的便是斬草除根,為君王掃平障礙,行事必須冷靜睿智,縱觀全局,統籌安排。

雷厲風行與法家更配哦。

然儒家看來只有一句話:你冷酷無情無理取鬧。

儒家對於兵家意見很深,他們認為兵家的存在就是戰爭的本身,那是禮樂崩壞的兇器。

背道而馳的不僅僅是道的根本,還有處事態度。

舉個栗子。

儒家講究一個‘信’字,而兵家呢,說的是‘攻敵無備,出敵不意。’

正如孫聖所言,兵者,詭道也,

而在儒家,你失信於人就不配為人。

這也是為何打仗的都是兵家子弟,監軍的往往都是儒家子弟了。

儒家想要往軍隊安插人手,除了監軍還真沒別的地兒了。

他們若真敢往軍隊中派人,幾場仗打下來那人絕對轉頭就拜了孫聖的道了。

別問為什麽,問就#道不同不相為謀#。

風嵐大軍依舊與邵景尋大軍為伴,二者撒歡了一樣跑。

將那裏需要往那跑的救火團隊執行的徹徹底底。

有邵景尋敵我不分的牽制著,風嵐大軍也不再#撒手沒#了。

劉元辰大軍永遠是最後的那個,他們戰隊的戰鬥力也是挺強的,偏是為了扒那點兒錢財硬生生將自個兒給搞成了收屍隊。

除過這些正規軍隊外,咳,正規的容國軍隊外,還有一隊奇形怪狀的隊伍。

那是由容國境內各大勢力組建而成,四大世家、山海道場和紫雲道場、其他各個隱藏的勢力,以及傅羽凰等人都在其中。

他們不聽從調派,也誰都不服誰,打起仗來各自為戰。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人裏面還有容嫻的化身。

這化身可不是在天道那兒查無此人的如同傅羽凰那般的化身,而是天道打眼一看就知道是容嫻的化身那種化身。

說起來可能有些拗口,簡單理解下就是這裏的化身沒有半點掩飾自個兒就是容嫻。

白師並不知情,他對這隊各個勢力組成的隊伍看都不多看一眼,畢竟將這群人看多了,連他自個兒手底下那些奇奇怪怪的兵種都覺得眉清目秀了起來了。

他也並不強求那些人能起到什麽作用,那些人心中也清楚自個兒是幹什麽的。

不過就是自家勢力派出代表人物過來表示一下立場罷遼。

當中也有想要立功後在容朝就職的。

這類人是容嫻要拉攏庇護的人,另一類就是用來坑的。

邊境打起來後,東晉女帝第一時間收到了消息。

大朝會上,司馬姮君大發雷霆,同時心中還滿是不解。

她與煦帝早先保持默契,短時間內是不會開戰的,邊界怎麽會突然打了起來。

糟糕的是,國內也並不穩定。

奸細找出來一堆,都是小打小鬧。

若煦帝為棋手,她不認為那些小蝦米就是她手底下的棋子,那些人不配。

那麽煦帝布下的暗子究竟是誰!

越是查不到想不明白,司馬姮君便越是焦躁。

她也清楚自己已經攢了牛角尖,但就是沒辦法心平氣和起來。

趙、江二國敗的太快太出乎意料了。

突然反水的大將簡直就是噩夢。

因此女帝將邊境所有副將以上的將軍都查了一遍又一遍。

開始可以信任的資料在後來也越來越懷疑。

這是不是煦帝布下的障眼法,越是沒問題的人越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