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配合

見到公孫佳, 單良等人都非常的高興,公孫佳卻不能先見他們。

她有好長時間沒有到雍邑了,須得先見雍邑的官員、安撫人心。章碩在京城被傳言成那個樣子, 雍邑的官民心中又會怎麽想呢?作為擁立章碩上位的主要人物之一, 自己的風評又會如何呢?

雖然雍邑的線報來說, 北方人民的情緒還算穩定, 尤其以雍邑為最,但公孫佳抵達的第一件事仍然是安撫官民人等的情緒——這幾年大家確實過得都不如以前。雍邑的官員也巴望著她回來一趟好有個主心骨,第一時間就出城迎接。

這天天氣還不錯, 大家見了面, 一同到了行宮, 那裏地方夠大, 更兼可以見見留守行宮的王濟堂等人。鄭須已然過世, 如今行宮主事的人是王濟堂, 他也顯出了明顯的老態了。

百官情緒復雜,天災應著帝王失德這事兒是共識,他們心裏也慌。都不知道是換皇帝不對, 還是需要再換一個皇帝。甭管是哪一個, 好像都不是他們應該想的。

例行公事地百官問候天子、天子慰勉百官的話一過, 公孫佳說:“這幾年,都不容易。”

站在前列的人就有繃不住了, 想說話, 又都咽了下去。眾目睽睽之下,好些個話是不能說的。公孫佳道:“我知道,這幾年的年景不大好,人心浮動。”

不知為何這句話說出來,底下的人都松了口氣——她知道就好。知道, 就代表著在考慮了,說出來,就代表著已經有對策了。公孫佳道:“沒想到啊,雍邑這裏也是這樣了。都放寬心,沒有邁不去的檻兒,我這不是來了嗎?”

好的,那就放寬心。不過還是有些疑問不敢這樣公開問的,有些人開始動腦筋,打算一會兒就到府裏遞帖子求見。好歹給吃顆定心丸吧?

公孫佳沒給他們這樣的機會,而是公開說了:“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人心都看不透,還要猜天意,未免太不自量力。”

單宇率先應和:“凡人怎敢窺天?”

公孫佳擺了擺手:“說這個沒意思,止不住還是想擡頭往上看。”

百官忍不住開始七嘴八舌:“確實有些不解。”、“實是這二年有些緊。”、“天災太頻繁了,下官不信什麽因果,只擔心將來。”一句話,現在日子是還能過得下去,咱們也沒別的想法,就是想問接下來的路要怎麽走。

公孫佳道:“請假的都把假銷了,人頭湊齊,三日後過來議事。”

眾人轟然允諾。

公孫佳這才得機會與“自己人”見面。

~~~~~~~~~~~~~~

王濟堂在行宮裏,這裏要麽是來養老的,要麽是來避難的,王濟堂說:“別宮一切安好,京城——?”

公孫佳道:“就是那個樣子,這幾年也就只有上皇過得舒服了吧。”

王濟堂感慨一聲:“不服都不行,這個命格呀,這幾年這些事兒落到他的頭上,早就不是做上皇能了結的了。”

公孫佳道:“那大家就太苦了。我是不信這個天的。”她不大信什麽狗屁天意,除了“不能信”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你們解讀的天意就是天意了嗎?這事兒她可太有發言權了,想當年,她為了襲爵什麽主意沒想過?偽造祥瑞、曲解天象、解釋個災情,啥都準備過了。只不過當年太祖在,他老人家發話了,這些準備都沒用得上。

王濟堂笑笑:“老了,愛嘮叨了,莫怪我多嘴,我這把年紀立時便死也是尋常,這些年能安穩度日不遭小人白眼,多賴您的看顧。有些話,想對您講。”

公孫佳道:“您請說。”

王濟堂道:“我們廢人,依附而生,就要總琢磨人心。到老了不想再費這把子力了,可看在眼裏這腦子就忍不住會動。您此來,是用自己過往的威望為今上做保呀!天時如何,我不敢妄說,看苗頭不太對,請您一定要當心呀。別的都是假的,什麽天災,不算的,只要人好了就成。”

公孫佳道:“百姓指望著天時吃飯呢。”

王濟堂沉默了一下,說:“我在太宗身邊有些時候了。”

“那是。”

“跟在太宗身邊也看了些事兒,約摸能看懂一點政事,”他又解釋,“並不是想幹預政事,只是想說,我沒有不忠的意思。這幾年我冷眼看著,這北方與南方還是有點差別的。南方,被他們弄破了,北方還是能支撐的。”

公孫佳點了點頭:“是。”

“您往南方調了不少糧,總得給北方留一點,多留一點。您的治下好了,大家夥兒感激您,您就安穩了。您這兒安穩了,以後才好收拾亂局呀。”王濟堂說。

公孫佳有點詫異:“到這一步了嗎?”

王濟堂說:“不是我老東西心狠,人都說你果決,殺人從不手軟,我看著呢,您這狠勁兒差多了。對外人,那怎麽能叫狠?那是本份,對自己人要會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