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說親

秋季的早晚已有了絲絲的涼意, 余盛坐在馬上緊了緊鬥篷,背後車上傳來喬靈蕙的聲音:“你呆看什麽?城門快關了,想發呆了進去再發呆, 咱們回家還要先收拾安置下來呢。”

余盛扭過身子沖車上說:“好嘞!”

余盛是回京參加考核的, 這本不是他的考核年,但是新皇帝想見見親民官,政事堂不得不劃片兒讓全國各地的地方官員輪番過來給章嶟看, 雍邑是副都,離得又不太遠,余盛就在秋收剛結束的時候被薅了過來。

回來的只有母子二人, 他弟在雍邑的國子學裏讀書,他爹和他爺爺都不能擅離職守。母子二人回京, 兩人也一點擔心也沒有,京城裏有公孫佳光這一條就夠了。喬靈蕙的親族都在京裏,關系也比以前要更好些, 喬靈蕙自然是放心的。

二人回到了府裏,余盛的叔嫂們早就等著了,接了二人一陣寒暄。余盛有點受寵若驚, 接風宴之後,帶一點點醉意地回到長房,對喬靈蕙說:“二叔他們怎麽這麽熱情了?不對呀!還有嬸嬸,好奇怪哦,她以前對娘沒這麽客氣。”一家兄弟裏, 各房之間也難免有點小磕碰,妯娌間更是這樣。

喬靈蕙道:“你看出來啦?以前瞧著咱們長房出風頭,占好處,當然不樂意。等咱們走了, 你阿翁也到雍邑任職了,以前嫌傘遮眼,淋了雨又想穿蓑衣了。你知道就行,都是自家人,別太遠了,也太掏心掏肺。無非是,誰對你好你就對誰好就行了!別學那些書呆子!”

余盛道:“書呆子才講究以德報德、以直報怨呢,我明白的,阿娘,您先歇著,明天我下了朝就陪您見阿姨去。”

喬靈蕙道:“還等你?我明天一早就過去,她現在不用上朝了,肯定能多睡會兒了。哎喲,不容易呀,終於是懷上了!哎,你睡吧!”

余盛也算見過大場面的人了,這一夜睡得還挺香,第二天又不是大朝會,他還多睡了一會兒,很穩重地穿好衣服,還能心態平穩地吃早飯,飯後輕車熟路到了宮門外。先核身份,再被引入,與十幾個各地的縣令一起在一間大房子裏等候。這是規定的步驟,皇帝得等跟心腹大臣們開完朝會,然後才有時間接見官員。

上次來的時候不是這裏,余盛左右打量了一下,心道:每個人的習慣也都不一樣,這次換個地方也是正常的。

余盛也不怵這陣仗,先帝都見過了,還怕見新君?他自認現在比當年的業務水平又精進了不少,肯定不會被考住的!

才掃完一眼,就有人過來跟他打招呼,余盛一看,樂了:“錢兄!你也來啦?!什麽時候到京的?我昨晚才到,好險沒趕上哎。”這位錢兄也是雍邑附近的官員,當年統籌副都及周邊事務的時候是見過的。

錢縣令比余盛大上幾歲,頷下蓄須,一拱手:“余世兄。”說自己到了有兩三天了,住在會館裏,問余盛家在哪裏,面聖之後他也有時間了,不急著回去,要在京城盤桓幾天,到時候要登門拜訪。

余盛道:“我不一定要家,我娘肯定得要我去阿姨家,阿姨家的飯好吃,嗦——”

錢縣令知道他阿姨是誰,不免有點羨慕,小聲說:“也不知道新君是何模樣,是否嚴厲?”

余盛道:“不好說,不過聽說以前挺和氣的。”

才說幾句,就有個官員模樣的人來宣布:“噤聲!”一揮手,一串小宦官走了進來。擺弄出十幾張書案來,又有人抱來筆紙。官員模樣的人說:“依次坐下,先答卷。”趁著皇帝那兒上朝,先讓官員們做卷子。

題目由此人公布了三道題,讓他們即時作答。

日上中天的時候,所有人幾乎都答完了,卷子被收走。又有兩個宦官端上茶點來給他們程快。

錢縣令與余盛是前後座,伸手戳戳他的後背,問:“你答得如何?”

余盛端著茶說:“還行?”

接著又有人來說:“請諸位依次覲見。覲見之後不必急著離京,吏部、戶部還有召見。”然後才開始念名字。

按著品級、重要程度來算余盛這個縣令都是拔尖兒的,他也是最早被叫過去的。跟著小宦官往前走,一路上看到一些個穿紅著紫的人陸續從大殿往外走。小宦官低聲提醒:“見到陛下只管如實回答就好。”

余盛大大方方地跟他道謝,還問他叫什麽。小宦官低笑一聲:“戴金。”余盛眨眨眼,覺得有點耳熟,點點頭:“小戴。”

到了殿裏,余盛就更放心了,因為他看到自己小姨媽也在呢,他瞪大了眼,心說,不是告假了嗎?

公孫佳瞪了他一眼,余盛傻乎乎地露出個笑容來,規規矩矩地給章嶟行了個大禮。

章嶟還挺喜歡他的,章嶟曾見過余盛,知道他比較實幹,章熙生前給他說過一些官員的情況。中高級官員都都解說過,像余盛這樣品級的並不能人人都被章熙點名,余盛能被誇幾句,章嶟自然記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