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不管

從宮中直接發到他手裏的詔令讓元錚茫然了一下, 公孫佳將他留在雍邑應該是已經與京城達成了默契了,為什麽突然要召他回去?

元錚突然緊張了起來,他擔心公孫佳是不是出了意外, 旋即想到——不對, 真出了意外榮、單等人不可能不先通知他。雍邑是公孫系的新地盤, 怎麽也不可能忽略的。他腦筋轉得飛快, 沒有馬上就動身, 而是請使者先休息, 說:“容我將手上防務交割一下。”

他看使者也不是很急切的樣子,疑心並不是什麽要緊的事情,親自送使者去休息的時候問了一聲:“使者從京城來。我們府裏沒有什麽話帶給丁大郎和喬大娘子麽?”

使者笑道:“並沒有。是太子求了陛下, 召將軍回京的呢。說是快過年了。”

元錚稍稍放心,“交割”的時候手上也慢了不少。交割的事兒還沒辦完, 京城公孫佳已派了快馬信使過來。信使是元錚認識的人, 當年童子營裏的老熟人, 還曾取笑過他長得像個小娘,然後理所當然地被他打了好幾頓。

兩人一打照面,信使擠眉弄眉遞給他一張折成方勝狀的信紙。元錚輕咳一聲:“路上辛苦了, 去休息吧。”

“切~”老熟人發出一個嘲笑的聲音,二話沒說就走了。

元錚回到房裏, 小心地將折好的信紙拆開, 上面是公孫佳的親筆。她的親筆也沒多少文采,卻寫得很委婉:京中一切安好,各派也都消停了, 太安靜了,就顯得自己尤其的孤獨,很是想念雍邑, 等過了年天氣暖和一些她就回雍邑團聚之類。

元錚心下悵然,他覺得這封信的味兒不太對,公孫佳的脾氣他很熟悉了,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她會直接說“我很想你”這麽委婉就不太像是她了。元錚想,可能是與宮中的使者有關,大概是至尊父子臨時起意好心煮出了一鍋夾生飯。

現在也只好回京了,交割就得認真辦。公孫佳面臨的一個大問題,其實也是朝廷用兵時面臨的大問題——將校以下,中堅力量很足,能夠領頭的很少。所以公孫佳才不得已與元錚暫時分居兩地,讓元錚鎮在雍邑。現在雍邑元錚也要走了,托付給誰就值得商榷了。

元錚揪來了信使,問道:“沒說叫誰接手嗎?”

信使笑嘻嘻地:“您也有忘了事兒得找補著問的時候?君侯說了,誰都不用托付,讓匠作接著建房修路,各部還依舊職,有什麽事都報到行宮,由行宮一總報到京師。”

坐鎮行宮的不是別人,恰是被公孫佳弄了來的鄭須。鄭須從前朝到今朝,在前朝就看了兩代帝王的更叠,本朝又侍奉了兩代帝王,作為一個旁觀天下風雲的看客,他經驗十足,作為一個經歷了至少三次帝王更換的老宦官,他也有足夠敏銳的嗅覺發現危機、有足夠的經驗應付雍邑可能有的小變故。

元錚放下心來,與信者們趕回京城。

~~~~~~~~~~~~~~

雍邑到京城快馬也就兩天一夜,元錚帶了不少東西回京,帶了老長一個車隊,路上多走了些時日,中途又遇到一場大雪,走得愈發慢了。要不是京城通往雍邑的大道先修好了,這一趟還要更艱難。半個月後,他才拖著長長一串抵達京師。

京師才下了一場雪,大路上積雪已被鏟到了路的兩邊堆著,屋頂、樹枝上的雪都還簇新,屋檐下已開始結了點細細的冰棱。元錚是被旨意召回的,他得先進宮面聖,在城門外他先遇到了來接他的汪鬥。

汪鬥還挺開心的:“小元將軍,回來就好!府裏就能熱鬧啦!”

元錚低聲問了汪鬥幾句京城情況,汪鬥大大咧咧地說:“頭先不太平,現在都好啦。”元錚心道,那可不一定。京城大街上不好說得太深,他將車隊交給汪鬥帶回府裏,自己進宮去,這會兒公孫佳應該也在宮裏。

元錚與汪鬥半轡走了一段,雖是冬天雪後寒冷,街上依舊繁華不減。他一身貂裘,襯得一臉越發的白皙嫵媚,引得不少行人駐足圍觀,有人認出了他來,人群裏還吆喝了一聲:“喲~回來了啊!”元錚坐在馬上抱拳一禮,引來一陣喝彩。

越往宮裏走,圍觀的人群就越少了,宮城前面已只有禁衛與一些等著接人的馬車。元錚核了門籍,守門的小校也與他寒暄:“將軍一路辛苦。”元錚也禮貌地說:“天氣寒冷,諸位守衛不易。”互相吹捧兩句,元錚穿過宮門,在引領下去見章熙。

章熙此時正是人生中最放松的時候,自從政事黨裏不搞內鬥,一切就馬上回復了正軌。公孫佳給他攏完了全年的稅賦,由於政策得宜,無論是人口、田畝還是收成比上一年都有了很大的增長。政事堂稱贊是因為章熙考核、篩汰了親民官,罷黜了一批無能之輩,使能員幹吏能夠有出頭的機會。章熙也坦然地接受了——這點自信他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