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變故

章熙向來有自己的主意, 公孫佳一個晚輩臣子是無法單憑一席話改變他的看法的,公孫佳與他爭執兩句見他心意已決就不再與他硬犟,將自己在雍邑的事情擇要說了。

章熙也喜歡聽這些故事, 聽完了說:“別對你外甥太嚴啦,以後有了兒子, 也別對他太嚴苛, 孩子還是要慢慢教的。余盛做得已經很不錯啦, 但凡心地純良就不會壞到哪裏去。”

公孫佳道:“他要不是心地純良, 我早打死他了賬了。”

章熙以為她說的是氣話, 笑著搖頭:“你還是一股孩子氣。也好,大郎他們已沒了這股孩子氣啦, 你這樣倒挺好,有幹勁兒。他們呐,畏首畏縮, 前怕狼後怕虎的。”

公孫佳道:“哥哥還不是因為心裏有您?但凡不在乎的就隨意揮霍, 只有在意的才會小心呢。”

“你們兄妹倒處得好。”

公孫佳道:“打小一塊兒長大的,舅舅沒了, 我爹教養他,我爹沒了,他也看顧我。要是我們處得不好了, 那才叫人難過呢。”

章熙傷感了起來:“是啊。你身子弱,長途跋涉,且回去歇息,給你幾天假。你外婆怎麽樣了?給我奏本都說很好, 究竟好不好?”

“見天兒的收拾我,您說呢?”公孫佳撇了撇嘴。

章熙笑了,他越來越喜歡公孫佳。公孫佳在他眼裏是無害且有益的, 換一個人去經營雍邑他要猶豫一下,公孫佳不一樣,她是個女孩兒,也算自己看著長大的。女人天生就沒有什麽攻擊性和野心,公孫佳又體弱,且是個沒有宗族的、要招贅的、體貼的小姑娘。公孫佳的能力也很合他的心意,章熙甚至不用去考慮公孫佳會不會在背後有什麽小動作,即使有,他認為也是在他能夠接受的範圍內的。

一個人,只要作死的程度不超過她的能力,那她就是可愛的。比如雍邑,整個工程做下來,朝廷沒覺得花錢,百姓不覺得吃力反而又多了一片生存之地,百官不被京派所喜者更有了另一條通天梯。堪稱面面俱到,章熙如何不喜歡?公孫佳雖然勸他要放緩引入南方士人,本心也是好的,章熙還挺受用,認為可以托付身後之事。

既然要有所托付,就不能把公孫佳累死了。章熙說:“好了,你去吧,好好歇一歇,這一路可是辛苦了!沒事兒去你外婆那裏,我看她把你養胖了一點。”

公孫佳一看,擺事實講道理講政務,章熙聽不進去,說家常也沒讓他心地柔軟多少,可見章熙是鐵了心的要在他還當政的時候把這引入南方士人的計劃開個頭,她再說什麽也沒用了。仔細想想,章熙這個理由也是非常充份的,章嶟這個人她打過交道的,壞也不壞,好也不頂好,是個不上不下的情況,無怪乎章熙不甘心了。公孫佳依然認為章熙這動作是大了些,她還是想與親友們聯絡一下,如何緩和一下章熙的步伐。

當著章熙的面,她不再說什麽,安靜地告辭。扭頭就去找她表哥鐘源了。

~~~~~~~~~~~~~~~~

鐘源在京師這幾個月也過得很煎熬,他明白章熙的計劃,也一心幫助章熙,但這件事情的推行是很困難的。第一就最周廷在士林也沒什麽威望,他甚至不能完全辯贏容逸。周廷也不曾在中樞擔任過要職,做事更是難免有些疏漏。這與常年浸淫官場的京派就形成了很大的差距,輿論的風向也不大向著周廷。

同時,朱勛等賀州的老鄉還不開心,追堵著他、霍雲蔚等人,必要他們堅決地狙擊周廷。

另一面,章熙卻是寸步不讓,鐘源被夾在中間也是難為得緊。得虧賀州派不敢死命逼迫他,章熙也沒有過份遷怒於他,否則鐘源也不願意自己能不能扛得住。

公孫佳一回來,鐘源也松了口氣,起碼有個人可以聽他發牢騷了。大長公主先回鐘府,將將安頓下來人公孫佳就到了,大長公主道:“你才回來,怎麽四處亂跑啦?又不是多久沒見到我了,你歇好了再來不是更好?我給你準備好羊湯,天開始冷,秋冬宜進補。”

公孫佳道:“我來看哥哥呢。”大長公主才不嘀咕了,說了一聲:“別聊太久了,傷神。”怏怏地親自去廚下看羊肉湯去了,把廚子嚇了個半死。

鐘源看到妹妹很是高興:“可算回來了。”又說,“唉,回來又要頭疼了。”把這幾個月京城裏的事情又復述了一回,其中一些大事通過兩地的消息往來、邸報、公文等公孫佳都知道得差不多了。鐘源又說了很多細節:“宮廷裏也亂七八糟呢,你嫂子如今都不大樂意去東宮了……”

原來延福郡主聽取了公孫佳的建議也時常往娘家看一看,她更掛心中宮的王皇後,王皇後兒子死了,對養女就更上心,延福公主愈發向著王皇後。王皇後有一個心願,她還是覺得自己的兒子是內定的皇太子,雖然沒有能夠在活著的時候舉行冊封的典禮,死之後也是追謚這太子了。自己又是皇後,按著禮法來算,自己的孫子才是正經的正枝嫡脈,為什麽最後是章嶟得了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