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余盛

小雞崽懵懵懂懂地站在隊伍裏, 他被安排站在了“雍邑附近相關人等”一列裏,位置比較靠前,是縣令裏排第一的, 緊跟著幾個花白胡子的知府後面。他是被小姨媽和小姨父帶進來的, 不認識他的人也都在心裏嘀咕著他的來歷, 對他站的這個位置沒有太大的意見。

公孫佳見人都到齊了,先不去管這個外甥,而是帶領著大家先遙拜章熙。“半套朝廷”一列、雍邑一列、屬官一列、附近相關官員一員,恰好四列, 一邊兩隊十分對稱。待拜完了,公孫佳請鄭須先坐下,自己才坐下。

親姨媽的場子,余盛的膽子也就大起來了, 別人都站得端正且眉眼微微低垂顯得十分矜持。只有他,腳還釘在地上,身上像是裝了彈簧,左扭右轉不停地打量人。他首先給了李存中一個憨笑,接著認出了姨媽幕府裏的熟人, 接下來就不怎麽熟了, 有心跟前後左右的人打招呼,互通個姓名,被小姨父咳嗽一聲, 一道眼鋒殺過去,余盛頓時又成了只鵪鶉。

公孫佳高居主位, 余盛的動作盡收眼底,她對這個蠢外甥也是無奈了,不就是打量人麽?忍片刻等到散了的時候想怎麽結交就怎麽結交, 左看右看的,人家也不能在這個時候搭理你呀。

熊孩子,還是得教(打)!

有余盛襯著,一些因為看到趙錦也在列中而顯得不安的人都正常多了。容泓這樣的人認識趙錦,其他人都不知道這是何方神聖。公孫佳先是鄭重地介紹了鄭須,說他以後就是這行宮的總管,是先帝駕前的老人,一定要尊重。

鄭須心中感動,起身說:“不敢,老奴安守本份而已。”自章熙登基之後,王濟堂逐漸接手了宮中事務,他因為有功並沒有被貶黜,而是“賜金還家”還按月給他俸祿。但是他沒有家人了,他是前朝舊宦官,前朝末年那個鬼樣子,窮人活不下去才把兒子送進宮當宦官。等他混出了頭,家人早就湮沒到了某一次的大壩決堤裏了。洪水一至,全村完蛋,連個姓的都找不到了。在宮裏多年是收了些幹兒子小徒弟,最看好的那個又死了,回到家裏是依舊錦衣玉食還不用伺候人了,總覺得有哪兒不得勁兒。

半夜睡不著的時候也在想,到底不比當年先帝在的時候了。他已經打算上書章熙,要去給先帝守陵去了。

萬沒想到公孫佳又把他撈到了雍邑。章熙巡幸雍邑的時候名單裏沒有他,他只偶爾聽一兩句雍邑弄得不錯,不過公孫佳派人找到他的時候,他沒有猶豫多會兒就決定到雍邑去了。

如今一看,是來對了。雖然雍邑沒有皇帝、沒有宮廷,也不知道什麽時候皇室才會再來避個暑,但是他熟悉宮廷的味道,寬闊的殿宇令人安心。公孫佳也很尊敬他,滿堂的官員,只有他和公孫佳有個座兒,元錚也只有一個佩劍站在公孫佳最近位置的待遇。

一切都比京城無人問津要好。

公孫佳給他體面,他也要給公孫佳做臉,他的態度也就恭敬了起來,且說:“老奴必嚴守宮闈,不令事物荒廢,陛下巡幸的時候一定不會出紕漏的。”

公孫佳也含笑點頭:“有勞。”

接著,公孫佳就簡要介紹了她府裏和“半套朝廷”以及雍邑府的幾個頭面人物,彭犀、趙錦、容泓、李存中,此外又有京師分撥來的李嶽的叔叔李元宏被她安排做了副都鴻臚少卿。她點到誰,誰就出列向大家一揖,其余人還禮。

余盛的眼睛隨著小姨媽的手亂轉,彭犀、趙錦,哦哦!我知道的!小姨父還兼了相府的司馬呀?不錯不錯!哇!關巡,你升做士曹啦?厲害了哎!容泓是誰?不知道了。接下來是更多他不知道的人,他如今已不按照自己的“歷史知識”胡亂判斷人了。這些人或許不是沒名氣沒本事,而是他是個學渣,不知道人家。

公孫佳只點了幾個官位較高的人,然後接下來就讓單宇出來,拿一軸卷軸,一個一個的點名、介紹。直到介紹完了,大半天也過去。公孫佳這次本來就是要讓這些人互相熟悉的,都是生人,哪能辦得好事情呢?她得營造一個氛圍,不然這一鍋粥準煮不稠。

~~~~~~~~~~~~~~~~~~

如果章熙在場的話,應該會很欣慰,雍邑官員的構成正是章熙想看到的樣子。

這些人裏,有京派望族的子弟,有賀州鄉親(余盛是個小二逼,雖然也算半個賀州人,卻是認不全這些老鄉),還有公孫佳從底層官吏裏選拔出來的幹材。更厲害的是,她這兒連南方也都有。

公孫佳曾經南征,一路上軍紀好得像是書上寫的、現實中從來沒見過的那樣。雖然沒有像北巡那樣四處宣撫,大軍所過之處,無人不知她的名字。

結果就是在她要用人的現在,有一群南人結伴兒跑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