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另類

單宇眼力不錯, 信是趙司翰親筆。

公孫佳接過了信,元錚放下團扇取了小刀,從公孫佳手裏拿過信來裁開信封, 抽出信紙給公孫佳。公孫佳接過來掃了一眼,唇角微翹。

趙司翰這封信寫得極客氣,遣詞用句誠意十足,行文也沒有故意炫耀學識, 寫得簡潔通暢。內容就更加誠懇了,開頭是先問好,告訴公孫佳, 章熙的大隊已經回京了,鐘家人都平安抵京,鐘秀娥也好好地回到家裏來了, 大家都很好。

接下來是關心了公孫佳的現狀,讓她注意身體照顧好自己。然後筆鋒一轉, 由“照顧好自己不要太累”轉到了政務上來了。

趙司翰起筆就與別人不同, 先分析形勢, 明確無誤地指出了章熙要對朝廷官員的構成進行改造。這樣做不是不行, 甚至可以說是必然, 但是具體的操作就值得商榷了。

公孫佳一頁一頁地往下看,笑容就沒從臉上掉下去過。趙司翰講的都是實話, 如今的形勢也確實是要引入新人,新人肯定會對舊有的格局產生沖擊。趙司翰的擔憂也不無道理, 來了一撥新人之後,肯定會有磨合,不宜操之過急。趙司翰還分析了這件事對賀州勛貴的影響,從目前來看, 它對賀州人是沒什麽大影響的,因為賀州還是武將居多。但是從長遠來看,肯定會擠占空間——這又與朱勛的反應合上了。

趙司翰的意見是,慢慢地選拔其中優秀者吸納,短期內大規模地引入就大可不必了。

他又分析了公孫佳留在雍邑這件事,備戰這件事他就不多置喙了,主要說一說公孫佳在雍邑的處境。他坦白地說,許多人是把雍邑她這裏當個退路的,公孫佳在雍邑消息有點滯後,據趙司翰的觀察,周廷已經在動手了!

周廷天天跟霍雲蔚混在一起,兩人見天在章嶟面前嘀嘀咕咕,章嶟也跟他們嘀嘀咕咕的。從趙司翰的關系網得到的消息,章嶟似乎與周孺人處得不錯,有“孺人遠離家鄉,對她不要苛刻”的話放出來,時常讓父女倆能夠見面。

趙司翰不在乎什麽家長裏短,章嶟寵誰不寵誰,他在乎的是從中透出來章嶟對周廷是比較重視的。所以章熙父子是決意一條路走到黑了!對章熙,他不擔心,章熙有頭腦有手段有經更有威望,章嶟就令人擔心了。一個替補上來的太子,走這個挑戰群臣利益的路線,他趙司翰頭一個就“擔心”。

所以,京城將來必有一亂,趙司翰希望公孫佳在雍邑一定要穩住。一則對外戰爭要求雍邑穩,二則朝廷調整更需要“副都”穩。說到穩,他自然而然地提到了副都的官員任命上,明示公孫佳一定要繃住。建議公孫佳也不必誰的請托都答應,仔細篩選“合適”的人更好。

最後一頁提到了,公孫佳雖然是掌管著雍邑,章熙也讓她選人,但是她現在最重要的是把自己府中的屬官補齊,這些人才是她的鐵杆死黨。因為局勢變化,公孫佳要的幫手的小娘子,他又重新選擇了一回,趙朗的妹子依舊沒有走出喪夫的陰影,不過趙司翰找到了個更合適的人給她——其中一個就是趙司翰的堂姐,今年五十歲了。

這個堂姐很不一般,她是前朝宮中的女官,女官、不是後宮,借著家世、能力,起點就很高,咣咣兩年做到司記,據說有望成為最年輕的尚宮。然後前朝就完蛋了。趙氏不得不回家嫁人,四十來歲時死了丈夫,兒女都長大了,她正閑著呢。

趙司翰極力推薦她,因為她能力是沒得說的,而且身邊的侍女也都“粗識文字”。而且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趙氏的朋友、手帕交之類也多半與她相仿,公孫佳想再招徠其他的人,有趙氏做介紹人也更方便。

如果覺得這個不合適,他再找,反正,一定幫公孫佳把這事兒給辦好了!

公孫佳深吸一口氣,將信給元錚。元錚認真地從頭看到尾,嘴角抽抽:“他……已是很君子了。”公孫佳道:“阿宇,請單先生……”她噎了一下,單良已經回去了,身邊的是彭犀,而彭犀對這種事情好像不是特別在行?

單宇低聲問道:“要不要請彭長史?”

公孫佳想了一下,說:“不必了。我來寫信。”

單宇親自去取筆墨,元錚展平了信箋,問道:“你不喜歡這個人?她看起來是一個很合適的人了。”

公孫佳道:“她的本領我還不知道,她的退路我已經看到了,怎麽用?怎麽放心?罷了,她們總歸都是有退路的人,沒什麽分別的。我也正是要用人的時候。”

單宇一邊磨墨一邊問:“為什麽一定要他們家的女官呢?現在的活計我們也能做,要說治國理事,他們家的男人也不少。您還能從寒士裏挑選更好的。”

公孫佳道:“我不能做另類啊!朝廷上都是男人,我就是另類。所以要有女官,許多的女官,我才不會孤單嘛。阿宇,你也要努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