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更張

“我改主意了。”公孫佳說。

都不是貪杯之人, 酒放下之後依舊是飲茶,幾人坐在了公孫佳的書房裏,姿態都還算輕松。容尚書父子的話雖刺耳卻也說的是實情, 既然有著偌大的麻煩,也就不必急於一時了。這是長期的戰爭, 公孫佳等人情緒穩定。

啜了口茶,單良問道:“您想怎麽改。”

公孫佳道:“經營雍邑不變, 其他的都要調一調。”眾人一齊點頭, 聽她往下講。

公孫佳扳起了指頭:“第一, 咱們府裏的人, 換個安排的法子。先前我也缺人,想的是來者不拒,只要有本事我總能給他們找到任用的地方。陛下要四海歸一,我用人也不能畫地為牢。”

彭犀放下了手中的茶, 認真地看著她。公孫佳道:“不過尚書父子提醒了我,我想要的混同, 別人未必能處得來。還是給他們分一分吧。我想, 這文學之士不要靠考的了!就擇京中有名望者請了來,也不用他做什麽,不用應卯,我養著他,給我撐個門面!下面任事的官吏,我給他們選拔考試!”

彭犀嘆息一聲:“也只好如此啦。”單良反問道:“這樣不是很好麽?既然尚書給您畫了道兒出來,您也把道兒給他們畫明白了!您之前拿他們真當自己人,是您厚道,他們拒絕了您的誠意,那大家就客客氣氣的好了。甘蔗沒有兩頭甜!他們也甭想一手要實權, 一手又要阻遏您!您就是太厚道了,分給自己人的太多了。”

榮校尉突然說:“不錯!”

公孫佳道:“可這樣一來,你們、尤其是彭先生就要辛苦嘍。這些實務官以考試充任,清要一點的職務由望族子弟擔任,這兩樣他們都是沒有什麽經驗的。清要之職倒還罷了,實務官縱使之前做過小官小吏,經的見的格局也不夠,沒做過官的就更不要說的,生手!要教的。教新人如何做官!我想把這件事情托給彭先生來辦,就在這府裏,東邊兒那個亭子那兒,一溜的幾間房子,先弄過來教導些日子。等略懂了些,讓他們一邊上手幹一邊揣摩。如何?”

她自己個兒能上朝之後還得四處偷師,何況這些人?

彭犀胸中塊壘漸消,他對望族的不配合、公孫佳面臨的困境是擔憂的,見公孫佳這一套改,並沒有受到打擊之後意志消沉的樣子,登時更滿意。這個“教新人做官”,就非常的好,這個制度就很好!他說:“以往新人總會鬧笑話,人也都說世家子弟更好些,為何?耳濡目染,他見過。如今這教一教,雖不能說就與浸淫官場多年的人比,至少能少鬧些笑話。”

單良與榮校尉等都贊同他的意見,彭犀見他們也不反對,請公孫佳給那幾間屋子起個名字。這可把公孫佳給為難住了,她也坦誠:“那亭子邊兒不是有幾只鶴麽?叫鶴亭得了。”彭犀就讓她現場把兩個字寫出來,轉天讓人做成塊匾,把原本那裏的匾額給換下來。

公孫佳都答應了他的要求。彭犀任務挺重,應該給他配幾個助手的,但是公孫佳就很謹慎。“師徒”的名份,是不能輕許的。給了誰,就是讓誰能在她的老巢裏挖墻角。彭犀她現在還能信任,別的要拿來教官員的人,就不行了。單、榮二人也得她信任,不過他二人就不適合教導正式的朝廷官員。

公孫佳想了一下,說:“為防他們有什麽典籍制度之類還有不足,我把陸志遠也給你。”選來的官員,比如關巡,以前是小吏,戶部的勾當門兒清,別的事兒他就沒學過,自然是不懂的,尤其是經史之類。做吏可以不會,做官還是要懂一些的。

陸志遠也不是外人,是當年鐘祥給公孫佳找的那個陸書庫的兒子。陸老師前幾年死了,孝期一過,公孫佳就把這位“老師兄”給安排了個閑差。

單良問道:“女官不選了嗎?”

公孫佳道:“選,當然要選!也比著上面的例來!尋訪天下有名的才女,重金聘一兩個過來,我就清清閑閑的養著她們!底下辦事的人,就要仔細挑選了。無論容、趙,都告訴我一個道理,女人做官難如登天!真要做事,她們會受到許多的攻擊,要讓她們自己能立才起來才行!必要果敢堅毅、勇於任事才行!”

她想起來招女官,一是因為性別方便,二是看到了單宇缺德起來也不比別人差,童子營裏的女童的本事也沒有不如男童。什麽長大了就不如了,根本就是扯淡!小秋、薛珍哪個不能打了?三也是因為有許多男子不願意給她當手下,她是真的缺人。

拿她這兒的官職當個“出身”做跳板,許多人或許會願意,踏實認真跟著她幹事兒?她自己都不相信這些人的忠心!她現在最相信的,還是軍職的家將、舊部、自己提拔上來的將校。因為兩軍對陣是不講什麽禮法的,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憑本事說話,不信任最厲害的人,還瞎講究什麽陰陽尊卑,誰講究誰就真的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