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補刀

章熙與趙司徒在房內說了什麽, 竟無人知曉。公孫佳等人都在外面候著,各人心中都有揣測,卻又不敢保證自己猜的是對的。

公孫佳與趙司翰等人猜得更接近事實一些,因為按照慣例, 這種時候國君駕到, 一般都是老臣快要死了。重臣將亡,否則帝王會問的話題也就那麽幾個。

問後事, 主要是問繼任者, 以及朝廷大事。問前事, 主要是問皇帝對之前發生的事的一些疑惑,希望人之將死不要把秘密帶墳裏。問後人,問問他看好哪個皇子,以及皇帝有人情味一點, 問問老臣不太放心的子孫, 需要什麽照顧。

但是具體到問題怎麽問、怎麽答,君臣二人都不是善茬, 委實難猜, 公孫佳甚至有一種“等會兒不陪陛下回宮,留下來問一問”的沖動了。她最終克制住了這種情緒, 熬到了章熙從裏面出來, 又陪同章熙回宮。

回去的路上, 章熙面容未見凝重, 讓人產生了“趙司徒病得不是很重”的錯覺。車內很安靜, 公孫佳的心也平靜了下來,她已拿定了主意:無論司徒如何,我該做的事要加緊了。一路上,章熙什麽也沒說, 回宮之後他也沒問公孫佳的意見,公孫佳也就回了政事堂。

政事堂前,朱勛正在當庭踱步,看到公孫佳回來不由喜出望外,大步走上前來問道:“司徒怎麽樣了?”

公孫佳道:“我沒著,陛下與司徒閉門密談,然後就帶我回來了。您怎麽這麽關切?”

朱勛直言不諱地說:“司徒這個人呐,有心眼兒,不過心裏明白、也能忍,也不苛刻。他要不好了,新補來的人未必有他這麽好相處!”

公孫佳道:“那還要看陛下的想法。”

一語落地,霍雲蔚從裏面走了出來,也問:“如何?”

公孫佳搖搖頭:“我沒見著。”

霍雲蔚道:“你等下再去一趟趙府,看能不能問出些什麽來。司徒這個時候與陛下說的話,至關重要。”

公孫佳道:“明白!霍叔叔,不管司徒說什麽,咱們要幹的事兒,難道就不幹了?哪怕他說了相反的話,咱們的路也是要走下去的!燕王舊屬的考評我做出來了,剛才交給了陛下,您盡快安排。不把燕王的人安排好了,陛下也沒心情應付別的事兒。比如紀氏。”

朱勛又插了進來說:“陛下已說不追究,這可怎麽好?”

霍雲蔚卻奸狡地笑了:“不然,不然。太尉,陛下說的是闖宮的事。我們要辦的,是他們橫行不法的事情。嚴格參的事兒,不是還沒有定論麽?至少也要問他一個治軍不嚴!他紀宸手下難道就只有這一樁不法的事?”

朱勛道:“害!不早說?司徒又病了,幹這個他拿手啊!”

霍雲蔚輕笑一聲:“世上難道只有司徒一個人會用禦史?”公孫佳道:“那您請。”

霍雲蔚道:“你跟得上麽?”

“我跟不跟得上有什麽用?只要陛下跟上了就行!”公孫佳說,“您快著些兒,把名單定下來!”

霍雲蔚道:“陛下已命人將你寫的考語轉給我了,我看了一下,燕王長史彭犀沒在裏面?”

公孫佳道:“他有傲氣呢。”

“呵,”霍雲蔚說,“我這就安排他們的職位,咱們一同面聖去!就這幾丁人,能費什麽事兒?”

他說幹就幹,卷起袖子飛快地寫好,他雖是吏部的侍郎,卻又在政事堂,沒經過尚書就安排了這些人。這也是因為要安排的是燕王的舊屬,吏部尚書也不是很想沾這事。

天擦黑前,朱勛、霍雲蔚、公孫佳這政事堂僅剩的三人一同去見章熙。霍雲蔚上了他的安排,章熙掃了一眼就隨意畫了個押。然後將奏本往前一推,人往後一仰,問道:“你們有事?”

朱勛第一個開口:“陛下,燕王死了,舊屬、部將也安排完了。咱是不是得把朝上積壓的旁的事兒給辦一辦了?”

章熙問道:“哦?”

公孫佳道:“嚴格彈劾紀宸的事兒,已經壓了有些日子了,拔出蘿蔔帶出泥,還查出了他縱容部下屠村冒功。按法,殺人一家三口以上或手段酷烈又或是蠱毒,是為‘不道’罪在十惡。這事兒不算小,要三司會審,麻煩得很。接下來汛期又快到了,將會很忙。司徒又一直告病,再不審,就沒功夫了。”

章熙道:“政事堂會同三法司,快些將事情辦完吧。”

三人一同應聲稱是。

章熙忽然說:“若是司徒不好了,你們認為什麽人可以接任?”

朱勛道:“朝上這幾塊料?哪個配做司徒?”一個趙司徒,也是因為當年他們剛入京,怪羨慕這些人家的,土包子心裏怯。這麽些年下來,小一輩是附庸風雅,老一輩也以與舊族聯姻為樂。但是朱勛自打做上太尉之後,這經歷過於坎坷,尤其是被紀炳輝這個風雅人擠兌得,讓他本能的排斥舊族勢力再進政事堂。